不敢轻言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 戚家军鸳鸯阵,诸朝陪我刷短视频,不敢轻言语,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阶于是先后4次上书详细的防守规划,并且亲自巡视京师的防备情况,这与严嵩的作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夏言被诬陷致死后,严嵩在朝中已无劲敌,再加上皇帝久不上朝,一切旨意均由严氏父子掌控。严嵩和严世蕃便趁此机会拉帮结派,大搞贪腐,凡有对立之人都会遭到他们的残酷打压。所以徐阶这次出头引来了严嵩的忌恨,处境十分危险。
徐阶为了躲过此劫,便加紧与严嵩的孙辈联姻,才渡过险境。不过此时的徐阶非常清楚,一味的自保终究不是办法,只要严氏父子不倒,他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甚至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
只是迫于严嵩父子的权势,他只能选择在顺从之中寻找机会,否则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在此之前,夏言之死就是因为严嵩与大将军仇鸾的合谋。而仇鸾在此事之后不甘心被严嵩制约,便揭发了严氏父子的罪行。
严嵩父子立刻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此事对于徐阶来说是件好事,但他非常谨慎:如果严嵩就此倒台自然是好,但如若突发其他状况又该如何?所以毅然选择观望。果然,正当严嵩父子相拥而泣之时,仇鸾居然病重而死。
而严嵩父子在朝中的关系错综复杂,很有可能再次翻身。徐阶于是立刻上书指控仇鸾通敌,使其生前的检举全部作废。严嵩脱离了当下危机。经此一事,徐阶和严嵩的关系彻底缓和。
可严嵩不知道的是,这一切只是徐阶获得信任的投名状。徐阶从此依靠绝佳的演技,表面对严氏父子百依百顺,暗中却集结了大批的反严同僚。
终于在1562年,59岁的徐阶迎来了机会。当时有位名叫蓝道行的道士,因为号称善于扶乩而闻名于京师,这里的扶乩大概是指神仙附体。
徐阶于是将其收买并推荐给明世宗。由于明世宗崇尚仙道,所以对蓝道行非常信任,并且奉为座上宾。
明世宗询问蓝道行朝纲不正的原因,蓝道行便立即做法,然后表现出神仙附体的状态,写道:“奸臣当道,贤臣不能得到重用,而奸臣就是严嵩和严世蕃父子。忠臣就是徐阶。”
其实明世宗对于此话半信半疑,但蓝道行接着写出:“今日有奸臣奏事。”结果刚过不久,严世蕃就入朝。
明世宗立刻相信这是神仙的意思。当然,这一切都是徐阶的安排。徐阶随即连夜让人弹劾严氏父子。
明世宗在次日看到了弹劾奏章,立刻下旨严查严嵩之事,严世蕃及其爪牙全部流放。
按照世宗的意思,严嵩只是体面地退休,所以严嵩并未伤筋动骨。
即使已经82岁,基本没有了翻身的机会,但他在朝廷的势力盘根错节,他的儿子严世蕃依然有着东山再起的可能性。果然,严世蕃在刘芳的帮助下半路返回了老家,并在当地召集人马准备翻盘。
不过,曾经弹劾严世蕃的御史林润得到了消息,他担心严家重新上台,便再次上书指控严世蕃聚众谋反。
历代皇帝对于谋反之事非常敏感,沉迷仙道的明世宗也不例外,于是派人立刻捉拿。
可是严世蕃被捕之时并不惊慌。之前沈炼和杨继盛等人因为弹劾严氏父子被迫害致死。
所以严世蕃被捕之后,他的亲信收买了三法司,希望三部官员在定案文书当中多多提及为杨继盛等人平反昭雪,然后以此名义给他定罪。
之后徐阶召见三部官员,他的眼光非常犀利,立刻发现了定案文书的猫腻。而且只要皇帝看到严世蕃必然无罪。
因为杨继盛等人全部是由明世宗下旨处死,如果着重提及杀掉严世蕃是为了平反昭雪,那就代表皇帝犯错,冤杀大臣。
对此,徐阶告诉三部官员,他们的定案文书不仅不能让严世蕃伏法,他们自己也会因为张上过而遭受牵连。所谓的张上过就是彰显皇帝的过错,所以明世宗肯定不会批准。
三部官员听到徐阶的分析略显慌张,连忙准备重新书写。而这时的徐阶却拿出了一份早已拟好的文书,显然已经早有预料。果然,明世宗看到这份定案文书之后,立刻下旨将严世蕃等人斩首。
因为文书当中的罪名非常严重。他不仅是聚众谋反,而且还联合外地。虽说明世宗让三法司核实证据,但最终仅以一份认定报告结案。
至此,徐阶用一个捏造的罪状扳倒了本该处死的罪犯,可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严嵩的势力就此彻底垮台。他本人被没收了全部家产,最后无家可归,死于荒野。
【抵御倭寇的名将戚继光,为何穷到没有钱看医生,戚家军的鸳鸯阵又是什么样的阵法#历史#小知识#历史人物】
这是名震古今的戚家军,其鸳鸯阵法无懈可击,是沿海倭寇无法击穿的一道铁墙。这一切的创立者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将戚继光。那么鸳鸯阵究竟是个怎样的阵法?
戚家军为何能够成为倭寇的梦魇?包括一生保国未己的戚继光晚年为何会过得身无分文、孤独病死的结局?
公元1559年,戚继光认为现有的军队存在着诸多问题,于是决定在义乌募兵。经过严格的选拔,他组建了一支全新的军队。
然后通过切实可行的练兵方案,打造了闻名至今的戚家军,史书记载其“无不以一当百”。与此同时,戚继光针对倭寇创立了鸳鸯阵。这一阵法在之后的玉环作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戚继光不仅重视士兵的勇武,更加注重团队的配合。他曾不厌其烦地重申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这种作战理念下,他创立的鸳鸯阵以11人为一队,中间是队长,手持战旗或长枪负责指挥。
队长身后是左右两小队,小队前方为两名盾牌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