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五十章 完结篇,家乡美01,山东人秦,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家乡美 01》完结章
在本次《家乡美 01》的旅程中,我们一同深入探寻了家乡五莲县和临县莒县桑园镇临镇的独特魅力,如今,这场精彩的旅程即将画上句号。
五莲县,宛如一颗镶嵌在鲁东大地的璀璨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属青州,周朝时属莒国,历经岁月的沧桑变迁,于 1947 年建县,1983 年隶属日照市。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鲁东低山丘陵与鲁中南低山丘陵的衔接地带,崂山支脉贯穿全境,让这里地势中部低山隆起,南北倾斜,103 座海拔 100 米以上的山峰如卫士般守护着这片土地,马耳山更是以 706.7 米的雄伟身姿成为全县的最高点。
五莲的气候四季分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赋予了这片土地丰富的物产。潮白河、付瞳河、袁公河等河流如灵动的丝带,放射状分布在这片大地上,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丹土遗址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等多个时期的连续扩展城址在此被发现,大量珍贵文物出土,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文明的神秘一角。
而五莲的旅游资源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五莲山与九仙山隔壑并峙,宛如两颗璀璨的星辰闪耀在鲁东大地上。五莲山方圆 13 平方公里,主峰高耸入云,植被丰茂,怪石嶙峋。苏轼曾赞誉五莲山“奇秀不减雁荡”,山上的光明寺是明代皇家四大名寺之一,齐鲁佛教圣地和江北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侔云寺则是清初山东四大禅院之一,它们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朝拜和游览。
莒县桑园镇临镇,同样有着独特的韵味。它位于莒县东北部,与五莲县接壤,宛如一颗镶嵌在两县交界处的绿宝石。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莒县的东大门和县域东部重要的生态屏障。
桑园镇的山水资源丰富多样。境内有 10 万亩山场,283 座山头,宝珠山、凤台山东西相望,影鸡山、仙姑山南北呼应,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袁公河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穿行 13.8 公里,流经 21 个村庄,流域面积达 100 余平方公里。11 道独具特色的拦水坝蓄起 11 个波光荡漾的水面,2 座小(一)型水库、23 座小(二)型水库和 110 余座塘坝,总蓄水量达 3000 万立方,为农业灌溉和生态调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拥有 1 处中国传统文化村落、1 处省级湿地公园、1 处省级水利风景区、1 处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区、1 各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 个省级旅游特色村和 3 出省精品采摘园。柏庄古村、石龙峡景区、丽青山风景区、宝珠山采摘园、袁公河湿地公园、万子山果蔬基地、莲生湖垂钓园、凤台山黄桃基地等文化旅游项目串点成线,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在农业方面,桑园镇规划布局了北部黄桃、中部大樱桃、南部干鲜杂果“三个万亩片区”,配套建设了完善的现代农业园区,吸引了 20 余家工商资本上山下乡。百禾嘉农业众创基地按照“企业领头、合作社服务、互联网销售、农户跟进”的发展模式,打造了桑园鲜食地瓜、玉米特色产业企社联盟共同体,实现了“三端并联、三产融合”,为全镇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注册的万子山、柏庄古村、袁公河等“老家桑园”特色品牌 10 余个,让“桑园的,无公害的、绿色的、有机的”农特产品牌响彻四方。4 种果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6 种农产品通过无公害食品认证,彰显了这里农产品的优良品质。
工业上,桑园镇规划布局立盈产业园,依托立盈机械的雄厚技术实力,形成了微耕机制造、汽车配件、精品刀具、大型农机具等 4 大板块。企业积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了从家庭作坊向行业首企、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单一企业向产业园区、农民向产业工人的“四个转变”。通过重视科技创新,与科研团队合作,成功研发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企业在全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攻坚突破动员大会上作典型发言。目前,企业年产微耕机 10 万台、大型农机具 2000 余台、汽车配件 5 万台(套)、精品刀片 1 叶片、大型农机具 1000 台,产品远销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回顾《家乡美 01》的点点滴滴,我们从五莲县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到桑园镇临镇的生态资源、产业特色,都进行了深入的探寻和介绍。这些家乡的美景、文化和故事,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们承载着我们的记忆和情感,也展现了家乡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
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支持和陪伴,是你们的关注让这本书有了存在的意义。同时,也要感谢平台给予的厚爱和支持,让我们有机会将家乡的美丽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家乡能够继续绽放光彩,我们也能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不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期待下一次与大家再次一同探索家乡更多的美好!
另外下面是新书介绍:
书名:《祝炎开天戒》
第一卷:神器觉醒
第一章:血染青石
雨,如瓢泼般倾泻而下,整整下了一夜。
祝炎揉了揉那如核桃般酸胀的眼睛,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仿佛要把一夜的疲惫都释放出来。窗外,天色已经微微发亮,宛如被轻纱笼罩,青石板上积满了一汪汪雨水,宛如一面面镜子,折射着微弱的晨光。
“又是一个倒霉的早班啊!”祝炎伸了个懒腰,犹如一只慵懒的猫咪,从储物间里拖出一把破旧的油纸伞,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古董店的后门。
“祝小子,把《西域古藏》那套书搬到二楼的书斋去,记得要轻拿轻放哦。”掌柜的声音仿佛从二楼的雕花木窗里飘出来,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祝炎苦笑一声,把油纸伞如弃敝履般靠在墙边,转身回到店内。店内弥漫着古物特有的霉味和檀香,那味道犹如历史的沉淀,让人沉醉其中。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如碎金般洒在满是灰尘的地面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仿佛是通往过去的时光隧道。
《西域古藏》一共有二十二卷,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是古董店最好的藏品之一,用金丝楠木的书匣装着,被掌柜视为镇店之宝之一。祝炎小心翼翼地将最上层的两卷书抱在怀里,犹如捧着两颗珍贵的明珠,迈步向楼梯走去。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一阵头晕目眩如潮水般袭来,他紧紧地扶着楼梯扶手,才勉强稳住身形。怀中的书卷似乎变得异常沉重,犹如千斤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最近到底是怎么了……”祝炎皱了皱眉,仿佛那是一道深深的沟壑,咬紧牙关,继续艰难地向楼上走去。
二楼的书斋装饰得古雅而庄重,檀木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典籍,宛如一排排沉默的智者。祝炎将书轻轻地放在博古架上,准备转身离开。
就在这时,一阵剧痛如闪电般突然袭来,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仿佛有无数只小虫子在里面啃噬,视线变得模糊不清。怀中突然一阵发烫,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似乎有什么东西要破体而出。
“啊!”祝炎失声惊叫,手中的书卷好似断了线的纸鸢一般“啪”地坠落在地,书页翻飞,恰似翩翩起舞的蝴蝶,而那夹层中的古玉,宛如沉睡千年的佳人,散发着神秘而诱人的光芒。
那是一枚通体墨绿的玉坠,其形状怪异,仿若鬼斧神工之作,上面镌刻着几道古老的符文,犹如岁月的印记。祝炎凝视着玉坠,只觉自己的意识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扯,眼前的景象如被撕裂的画卷,开始扭曲、分裂……
“喂,小伙子,你怎么了?”
一声清冷的女声,犹如黄莺出谷,将他从幻象中硬生生地拽了回来。祝炎艰难地抬起头,望见一个身着黑衣的女子如鬼魅般站在他的对面,她的出现恰似一股凛冽的寒流,瞬间驱散了周围的闷热。
“你……你是谁?”祝炎惊疑不定地问道,惊觉自己的身躯竟似被施了定身咒般无法动弹。
女子微微眯起双眸,那目光恰似两道凌厉的剑光,仿佛要将祝炎的灵魂洞穿。“我叫沧溟。”她言简意赅地自我介绍,目光却如磁石般被祝炎手中的那枚玉坠牢牢吸引。
“血……”沧溟的瞳孔猛然收缩,声音骤然变得如寒冰般冷酷,“把东西交出来,小子。”
“什……什么?”祝炎满脸疑惑地看着她。
未等他回过神来,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强大力量如狂风骤雨般袭来,祝炎顿感胸前一凉,那枚玉坠已如闪电般落入沧溟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