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你很会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3章,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你很会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送走众人后,鲁肃发出一声感叹。“我们在六个不同的地方接连成功六次劫夺敌人粮食,只有一次落入埋伏,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成绩。相信此刻于禁军内部一定军心涣散。”
鲁肃如此评价时,关麟却陷入沉思;一旁的诸葛恪按捺不住自己的担忧,“随着朱灵频繁传递情报,他的处境越发危险。虽说他已经提供了数次有价值的信息,但我们也难以判断他真正的意图。云旗兄曾不信任他,现在这种情况,我也不敢掉以轻心。如果他一次次送来好处,再突然出手给我们致命一击怎么办?我们永远不知道何时会发生不可挽回的事态。”
对此,鲁肃默然片刻回应说:“战争如同赌博,在关键之时赌对一手,往往能够扭转乾坤。就像赤壁之战,若是当时周瑜真以为黄盖真心归降并将其引至曹操军营,后果可能截然不同。很多关键时刻,兵力弱势一方不得不冒险。万一赌对了又怎样呢?”
“鲁都督说得好,如若总是在迟疑不前,即便再好的机遇也会错过。”诸葛恪补充道。
三人彼此交流之后,达成了共识:为了证明朱灵的诚意,要求他在带来详细情报的情况下亲自来城投降。
随后,鲁肃与诸葛恪商量决定让朱灵带上敌军粮仓的具体信息到安陆投降。关麟叮嘱他们同时确保装备分发给士兵,保持高昂战斗力,并建议尝试发起正面会战试探对手实力。
几位谋士听后都感到惊讶,毕竟一万人打五万人胜算极小。关麟表示这样做是出于对士兵士气的考虑以及检验实际战斗力。“兵力虽差很多,可我们的士兵训练有素、意志坚决,并且个个对敌人怀恨在心,压制他们的意愿太久可能导致军心动乱。”
就这样,一个大胆而激进的作战方案被提
将军段,您应该果断反击。仅五天的时间,已经有六条粮道被截断。若继续如此,即使我军粮食供应尚且充足,但士气受挫,战士们已经忍无可忍。
董成补充说:“是啊,与其让士气这样低落,不如放手一搏直接攻城!《孙子兵法》中不也有提到,在兵力上占据十倍的优势就可以包围敌军,五倍则可以进攻……现在我们有五万军队,他们只有一万兵马,正好是我们的一半,完全可以发起进攻!”
此时的段超点头同意。
战略经典如《孙子兵法·谋攻篇》确实说过,十倍兵力用于围攻,五倍用于进攻,优势两倍可分割打击敌军,与敌人等量的兵力则需要灵活对抗。不过,理论和现实总是不同……
“对方并非一万人那么简单。”将军段禁感叹道,“还有五千名关家士兵能以一挡十,若我们在攻城时不慎被牵制住,而关家的支援赶到怎么办?”
这一番反问让两位将军一时哑口无言。
段将军成为首席五大良将是有道理的。他的思维更为严谨,善于分析和决策。他不仅考虑当前问题,还在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同时也在策划一个更大规模的战略部署。他正等待另一支由朱武秘密带来的援军和乐进及其三万兵马的配合。只有到那时——八万大军才真正是守城部队一万五千人的五倍之多,也才能符合孙子所述原则,并形成奇袭之势。
深思熟虑后,他觉得需要保持冷静克制,尽管手下将领因多次遭遇劫粮事件显得格外急躁。
在经历几次类似的困境之后,董衡几乎觉得颜面尽失。“不能让他一直压制我们,请将军拨给我一部分军队去护送粮食。”
对此提议,段禁泰然回应:“不用了,我们自有对策……董将军及部下的确表现非凡,胜利之后你们将是首功。”
两个困惑中的将领只得暂时退回。当大帐里只剩下他一人时,他微微眯着眼思索。“这几百辆车和粮食,应该能满足对方一时之需了吧?”
他心中又想:“乐进那秘密增援的队伍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为了掌握主动权,他已经做出了双保险安排。无论如何都要夺回江夏北部区域。从现在来看,一切还都控制得很好。
但是此刻传令兵匆匆来报:“关麟约战于将军在城外布阵!”突如其来的挑战让局面有了变化。
——是否应当接受这个约定?
再见安陆城门之前。将军带着随从抵达此处审视这片即将展开激战之地,身边董家两兄弟亦步亦趋、四处查看以防意外情况出现。然而段氏本人却镇静自如地评价这里没有明显的自然遮蔽或伏兵条件,“看来这小子是打算赤手空拳面对我吗?”
同样地,他也相信这不是一场能够凭地理胜出的竞争。董家人附议着,认为这样的地形对己方非常有利;董超更直言支持接受此次挑战。
笑声回荡在这片战场上,\"或许我过于低估这位年轻人了,他是赵国纸上谈兵者赵括而非秦相甘罗吧.\"
最终他说出了决定:\"此约战本帅接受了\"
那两人听后感到振奋。
回到自己的营区,
朱灵父子俩正在为接下来的合作进行最后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