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腰缠三十万
叶落潇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6章 腰缠三十万,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叶落潇湘,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渡船上几日后。
渡船很是平稳的过了三峡,出了蜀地,入了荆门。
这天,天色渐暗,船停在了荆门的一个渡口上,这艘来自蜀地的船,只能送到这了。
下船之后,陆远没有什么感慨,他出远门多了,对于远游,没有丝毫别样感觉。
但李白和吴指南在下了渡船之后,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是他们两人第一次出远门了。
虽然李白先前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十三四岁就出家游学。
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那根本就不着家了,除了断断续续的发回要钱的书信之外。
和家里也没有太多通讯。
但不管怎么说,那也是在蜀地。
离家并不远,而且李家在蜀地的产业不少。
他的那种游玩,其实更像是老李家的少东家,在视察自家的产业。
可这次不同了,这次他出了蜀地。
在古代,通讯是极为不发达的。
像这样的远游,有可能就是与家人的永别。
或是家人出事,或是游子出事,而且出事之后,往往是数月,甚至是数年后才能得到消息。
同样,也正因如此,古代对于离别的描写,都是很悲伤,很忧愁的。
毕竟古代出远门和后世出远门,那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看着渐渐升起的明月,看着江上渐生的薄雾,看着故乡遥远的方向。
李白眼角微润,拿出砚台,在江中取了一点家乡的水。
一番研磨之后,李白提笔写下了一首诗词。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一首诗写完,李白一口酒入肚,也算是稍稍平复了一番离家千里的情绪。
...........
“这就是大佬的压迫感吗?我算是知道义父为什么急赶回来,跟李白汇合了。
这才几天,就是两首诗,还都算的上经典之作。
前面那一首还稍稍差点意思,但这一首,一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直接封神了啊!”
“我觉得最美的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景色写的,完全能够想象那种画面了。”
“李白:蓝星的小朋友,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的义父可准备好了哦!”
“初三那年,刚好遇到义父扮演李愿,原本要中考的我,做梦都没想到初中会变成五年制。
不就多两年嘛,我熬过去了,不就高中也多两年嘛,那有什么的,义父给我们这么长的寿命,那不就是用来学习的嘛。
高中五年我也熬过来了,别人的二十三四,大学毕业找工作了,我的二十三四,高考还没开始,玩个手机都还有防沉迷限制。
这些我就不说了,现在,我七年熬过来了,你告诉我还来?七年,你们知道我七年怎么过的吗?”
“别叫了,你们也是赶上好时代了,那小学九年制被你逃掉了,不然的话,你还得再学三年。”
“这不合理好吧,谁家学生要读书到三十多岁才能大学毕业的?”
“你寿命都翻两倍了,按照比例来算的话,按理讲是要读到四十岁才算完成义务教育。”
“跪求来一所全封闭四十年制学校。”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那我要开书了,《我跟我孙子一起读书的时光》”
“《同桌的你:那年的白月光有点老!》”
“《回忆我的学生时代之三十五年同桌情》”
“全封闭?四十年制?你要是有点什么糗事,你班的同学,能从你幼儿园笑到你孙子幼儿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