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长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3章 袁媛的功夫,乡村野史,明月长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又是乔宇。
夏建秋微微有点堵,在风华村,现在乔宇在大家心中,已经无所不能。
好像把自己这个真正老村长忘记了。
“这个……”夏建秋咳嗽了一声:“现在是两村合并,将来要和睦相处,不能动用武力,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什么理,什么德,我们都不懂,村长你说了算。”
一位组长插话,很干脆地表态:“让我们干啥就干啥,别的弯弯道道,大家都是粗人,也不懂。”
“既然这样,我就说说我们父女俩的决定。”夏建秋也不矫情,他就没有想过和大家商量,大声说道:“这次合并,大刘村肯定有人不服,但我们可以用利益来说服他们,大家放出话去,一旦合并,我们可以帮他们开猪场,辅助蘑菇种植,西瓜也贴上我们的品牌,总之,我们有的他们也有,我们吃肉,他们也不会少一块。”
“村长英明,大刘村有个亲戚,昨天还说要到我们猪场上班,如果他们村也有猪场,还不得开心死。”
有人拍马屁,夏建秋笑得眼睛眯起来:“就这样定了,大家宣传下去,先把大刘村的心拢过来,到时候,马启书反对算个屁。”
与此同时。
大刘村,马启书家,客厅内,两张八仙桌摆在一起,成长方形,上面摆着酒菜,马启书坐在正中,桌子两边坐着几位村里的小组长。
另外还有一位,就是马启书的跟屁虫,第一狗腿,联防队队长,五大三粗的花二。
“对不起各位,我领导无方,导致经济发展不如风华村,镇上已经决定,把我们村并入风华村,以后,大家就要听夏翠莲那个小丫头指挥。”
马启书端着酒杯,转了一圈,一饮而尽:“我自罚一杯。”
“村长,要说错,我们这些小组长也有。”一位络腮胡小组长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嚷起来:“凭什么把我们合并过去,我第一个不服,如果不是夏建秋,我儿子不会到现在还打着光棍。”
络腮胡叫罗布山,三组组长,五十出头,家里一双儿女,女儿早已经出嫁,儿子罗东和风华村夏家的闺女夏芳芳相好了几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
因为两个村一次冲突,夏建秋让堂哥夏建城断了女儿夏芳芳和罗东的往来,后来夏芳芳远嫁,罗松却耽搁得年纪大了点,二十八,在农村已经是老光棍。
人又憨实,踏踏实实庄稼汉,媳妇基本没戏。
这让罗布山恨死了夏建秋。
“我也不答应。”另一位小组长花范也拍了一下桌子:“玛德,那年乔宇和黄皮皮还有那个二愣子,偷了我家的两只羊,我去讲理,还被打了一顿,这口气,我一辈子也咽不下。”
“二叔,我支持你。”
花二蹲在椅子上,对花范竖了个大拇指。
“那个乔宇可不好惹,不同意合并,他会打上门。”
有人还是理智一些,有点担心,闷声提醒。
“他敢乱来,我他么和他玩命。”
花二挽了挽衣袖,气狠狠瞪着眼,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
和乔宇较量,虽然没少吃亏,但架子不能倒。
花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就像电视里的梁山好汉。
“动武,不至于,以我对夏建秋那个老狐狸了解,这次他一定会抢乔宇的风头。”
马启书摆了摆手,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合并,不是用武力解决的,只要村民都不同意,我们就联名到镇上,要求取消决定。”
“夏建秋肯定会用利益诱惑,他们的优势就是猪场蘑菇西瓜,我们同样可以有,大家马上向本组的村民透露,我们村李二歪李老板,已经和一个大老板谈好,我们村要建一个全县最大猪场,同时,明年春,还会引进大棚种植,西瓜,同样可以有我们自己的品牌。”
马启书有点意气风发:“再给我一年,明年年底,我一定带着大家翻身,超过风华村。”
先把牛吹出去,画个大饼,留住村民的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同意合并,把事情搅黄再说。
至于实施,暂时就是想想而已。
“我相信村长。”
“我也相信。”
……
大家纷纷表态,村里的小组长,本来就是马启书提拔的,自然顺着马启书的意思。
“好,就这样宣传下去,我要和风华村拉人心。”马启书咬了咬牙:“我就不信,都是自己人,还会输给夏建秋那个老狐狸。”
很快,大刘村沸腾起来,议论纷纷,都是关于合并的事情,风华村给了很大希望,而且是肉眼所见的成功,让很多人有点动心,觉得合并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