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扶摇九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9章 李儒惊慌 匆忙调兵,东汉不三国,随风扶摇九万里,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马超分兵以来,马超赶往长安,马岱与张绣、徐庶等人一同踏上归程,借道汉中返回西凉。刚出汉中地界,马岱因长久未归,思乡心切,便与张绣、徐庶商议:“我离家已久,麾下忠义营的兄弟们也都归心似箭,能否让我们先行一步?”众人念及他身为马超堂弟,且麾下健儿随他在外征战两年,这要求并不过分,便欣然应允。
于是,马岱带领着忠义营一路快马加鞭,率先抵达了陇西郡。此地距离西凉已近在咫尺,而既然到了陇西,有一人他是必定要拜访的,那便是董白。董白身为马超的未婚妻,马岱对这位未来嫂嫂极为敬重,他深知董白在马超心中的分量,又怎会过门而不入呢?
马岱抵达陇西郡后,径直前往拜访董白。董白得知马岱到来,连忙以礼相迎,将他和麾下将士请进府邸。董白见将士们一路风尘仆仆,便贴心安排他们到陇西郡的营房休整,让大家得以舒缓长途奔波的劳顿。
待众人安置妥当,马岱与董白相谈之际,忍不住提及此前听闻西凉战火纷飞,心中满是忧虑。董白微微摇头,浅笑解释道:“那都是姑父李儒的计策,营造出西凉混乱的假象,好迷惑长安,让他们觉得西凉内忧外患,对超哥懈怠,待到超哥对朝廷失去信心,超哥才会回西凉。实则西凉内部安稳,并无战事。”
马岱听闻,心中一惊,又觉如释重负,原来此前的担忧皆是虚惊一场。不禁感慨李儒的智谋高深。既然如此,马岱便决定让麾下兄弟们按照故乡就地解散,让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他深知,将士们离家已久,家中亲眷盼归心切,如今局势安稳,正是让大家尽享天伦的好时机 。
李儒得知马岱已从扬州战场返回,此刻正在陇西的城主府。他却一无所知,心中的焦急如烈火般燃烧。这场战役打了一两年,耗时日久,突然胜利,各方都没太关注后续消息。一方面,马超等人战后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与放松中,觉得已然大功告成,也不急着跟西凉传讯;另一方面,天子有意对付马超,对消息进行了封锁。李儒原本想着,有了结果肯定会第一时间传来,没料到被朝廷这么一搅和,愣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收到。
这马岱突然返回西凉,肯定是有了结果,他心急如焚,脚步匆匆,一心只想赶紧知晓扬州战事的结果,这对战局走向和他接下来的谋划太关键了。眨眼间,李儒便赶到了城主府,连平日的沉稳仪态都顾不上保持。刚踏入府门,迎面就碰上了董白。董白见是李儒到来,赶忙上前见礼,然而李儒满心都被战事占据,竟丝毫没有注意到董白的举动,径直从她身旁走过。
几步来到马岱面前,李儒也来不及寒暄客套,脱口而出:“马岱,扬州战事究竟如何?快讲!”他双目紧紧盯着马岱,眼神里满是焦灼与期待,仿佛此刻世间万物都比不上这战事结果重要。
李儒心急如焚,追问道:“扬州之战,究竟战果如何?”马岱赶忙回道:“战场上虽有些波折,但最后大获全胜,还一举斩杀了袁术!”李儒长舒一口气,紧接着神色一紧,又赶忙追问:“那马超何在?是不是跟你们一同返回西凉了?”
马岱微微一怔,缓缓说道:“兄长并未回西凉。我们与张绣分兵而行,途中张绣得到张济托付后事,要他带着宛城的西凉旧部一同回西凉,所以我们便结伴同行。”李儒眉头紧皱,连连摆手道:“这些都不重要,我只问孟起现在何处?”他神色焦急,声音都不自觉拔高,连一旁的董白都被这紧张气氛感染,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马岱见状,不敢耽搁,立刻答道:“兄长与我们在宛城分道扬镳,我们走汉中回西凉,而兄长则率领徐晃、张辽等一众骑兵返回长安复命去了。”
听到马超去长安复命,李儒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仿佛天塌了一般,嘴里念叨:“坏了坏了!” 董白见李儒这般失态,心中一惊,也紧张起来,忙问道:“姑父,这到底怎么了?” 李儒心急如焚,根本顾不上回答董白,转头看向马岱,急促问道:“你们与孟起分开多长时间了?”
马岱被李儒的反应弄得一头雾水,但还是赶紧答道:“自在宛城分兵,已经将近一个月了。” 李儒紧接着追问:“可与孟起有过联络?” 马岱一脸茫然,摇摇头说:“分兵之后便各走各的路,并未有过联络。”
这话一出口,李儒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双腿发软,差点站不稳。马岱眼疾手快,赶紧扶住李儒。李儒颤声道:“大事不妙,孟起危矣!” 这一句话,让董白和马岱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董白眼眶泛红,带着哭腔问道:“姑父,您这是什么意思啊?”
李儒眼眶瞬间变得猩红,情绪激动得难以自抑,双手猛地拽住马岱的胳膊,大声质问道:“你等怎可如此疏忽大意?打了大胜仗,竟连一条消息都不曾传回西凉?”那模样仿佛要将满心的焦急与愤怒一股脑宣泄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