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养殖场上设备
老夫年十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88章 养殖场上设备,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老夫年十八,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谢家有说着一声叹气:“今年养殖场任务可是不轻,也就是现在还没有大生产,我有时间回屯里一趟,等再过过这外面购置的牲畜家禽到位,那忙活起来坐下歇一阵都甭想。
“除了养殖还要防治病害,养殖场里这么多东西,真要是有场病害,损失那么大,厂里面被处分的人肯定不会少。”
“这点也是。”
谢一城跟着叹了声气:“病害也是要命的东西。”
养殖产业最怕的就是各种病害,一旦得上,厂里面基本跑不掉。
养殖场里从建设到购买种苗都是政府出钱安排,出事有损失只要不是经过提前防治后还出现的问题,肯定有人担责。
不过谢家有不是主要领导,暂时承担不起这么大担子,可他又属于养殖技术人员,这要是出事他也不能完全脱离干系。
现在养殖场扩建,后续工作会更加忙活,肩上的担子也会更重,之后想回来哪怕离这么近都没那么容易。
谢一城还从谢家有身上了解到一些关于养殖场技术问题,听说厂里还托政府从毛熊那边引进了养殖机器,能够控制温度的那种高级设备。
谢一城听着没多言语,这都成高级设备,那只能说国内欠缺的技术以及设备缺口实在太多。
能够控制温度的机械,尤其是关于养殖孵化鸡蛋的设备,在19世纪就出现,只不过相比较现在,当时就只是简简单单的温度和控制,精准度也相当差。
很多时候,控制温度会因为温度过高直接将蛋煮熟,导致孵化失败。
更早的时候还有在中世纪就有的蜡烛油灯提供热源的控制温度方法,只是难度相当大,根本没办法稳定。
再之前,红国历史上有炕孵法,一样的是人工控制温度,也是没办法稳定导致孵化率很低。
到了20世纪初,技术就开始逐渐成熟,一些养殖场一次性可以孵化几千上万只家禽,并且可以自动控制温度湿度,还能帮忙翻转蛋面全方位温度包裹。
也在这时,国外的技术也开始被一些传教士跟投资企业带入红国境内,但是价格过高没有被广泛应用。
后续几十年也有人尝试使用,也确实有一些效果,又因为进口国外设备投资大,社会消费能力不高,加上人们更习惯老式孵化方法,依旧没有太大推广。
后续的战争又影响了生产活动,又没办法推广开。
也就是解放后,政府提倡发展农业畜牧业林业等等,对这一类能大量提升生产规模的技术注重,开始宣传推广,引进国外生产线设备跟技术,才有了后续各地方修建养殖场,推进机械孵化,不然还轮不到谢家有他们这个养殖场来进行。
养殖场建设,成规模建设,肯定是越靠近城市,其中城市等级越高人数越多,这种建设才越有优势。
要是在谢家屯建一个养鸡场,单单一个消费市场就极其微小卖不出去消化不掉浪费掉。
如果是在奉天北平沪上这些全国有名的大城市建设养殖场,有这些设备也不会跟谢家有这种感觉。
谢一城都在想,要是今后有条件,谢家有调到更大的城市从事相关工作,会不会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