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陈平安:“我六根静不了”;地藏:“俗”
隋家书香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1章 陈平安:“我六根静不了”;地藏:“俗”,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隋家书香院,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后,轰然碎裂。
崔东山目睹这般变化,踉跄着后退两步。
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
而崔东山所坚守的道心,在此刻竟有崩塌之势。
崔东山所信奉的事功学,主张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可无所不用其极,一切皆可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
而陈平安这么做,完全就是一个划不来的买卖。
道心冲突,境界下降。
然而,他又实在无法怨恨陈平安,毕竟对方是为了自己。
“轰”的一声。
崔东山道心再度失守,境界从练气士下五楼第五境,急剧下跌,一路跌至第三境、第二境、第一境,最终竟沦为凡人。
在这一刻,崔东山的气息萎靡,踉跄地倒在地上,满是震撼和不甘。
老秀才撇了撇嘴,开口道:“行了,小平安还有那丫头,你自己看着办,我去找那不争气的小崔瀺聊聊。”
说罢,老秀才抓着崔东山的肩膀,身影一闪,刹那间消失不见。
此时,地藏收回目光,平静地看向幻境中的陈平安。
片刻后,他眼中闪过一抹惊讶,猛然踏出一步,瞬间出现在陈平安面前。
而陈平安则闭上双眼,陷入冥想。
只见那破碎的菩提心竟开始逐渐凝聚融合,散发的佛韵,也是得到升华。
这种升华,隐隐偏向佛家金刚之理。
而且这金刚,偏向战斗和杀伐。
不久,菩提心重新凝聚,再次涌入陈平安心口。
陈平安睁开眼睛,双手合十,嘴角微勾:“多谢菩萨。”
地藏静静凝视着陈平安,片刻后皱起眉头,竟有刹那的恍惚,原本能洞察一切的他,此时竟出现一丝看不透的屏障。
他不知,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柳神愿意让他看到的。
地藏忽然笑了笑:“陈平安,你让我意外,没想到你自毁菩提心后还能重新凝聚。”
“按我的安排,你的菩提心碎了,我也会替你再次凝聚,但是你自己做了,你能与我说说,你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吗?”
陈平安没有过多犹豫,开口回道:“金刚经第五品,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也就是说所有的“相”都是假的,不着于相。
在金刚经第三十二品中也有记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解释起来就是世界上所有依赖因缘而生的、有生灭变化的事物,如名利情感,以及各种现象,菩提心就是一种现象,都如同梦境、幻想、水泡、影子等,是虚幻的,不要执着于表面现象。”
“所以我根据这两句金刚经的记载,认为既然一切都是虚幻的,那我这个菩提心是不是也是如此?”
“这便是深层的思考,可以称之为空相。”
“而如果变成空相之后,心经中也有着记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不就是揭示了五蕴皆空的道理,证明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
陈平安说到这里,突然带着几分无赖的笑了笑。
地藏听到这话,寻思后突然间摇头一笑。
他顺着陈平安的思路说道:“陈平安,你觉得菩提心碎与不碎,并无本质区别,皆为空相。”
“正因如此,你以空相作为冥想观,促使其融合,如此菩提心便能存续,对吧?”
“可若此法失败,便说明金刚经、心经所讲,与你当下之举相悖,这便陷入佛家道理的自相矛盾了,对不对?”
陈平安坦诚点头:“对。”
地藏听到这话略微思索,片刻后摇摇头:“陈平安,你的想法可行,但是却有着一个极为难以察觉、却又极为恐怖的后果,如果处理不慎,你将万劫不复。”
陈平安紧接着双手合十:“还请菩萨细说。”
地藏再次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你可听说过?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魔和佛其实就只是在一念之间。”
“特别是那些道法修行高深的佛,他们要成魔只是一个念头,你知道为何?”
陈平安听到这话,思索片刻,开口道:“若依金刚经所言,一切皆空、皆虚幻,那我便可肆意杀戮。”
“既然一切都不存在,杀又何妨?如此便能随心所欲,只求畅快,无需顾及道德。”
陈平安说到这里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事情,那便是每个修行之人的心魔。
当然这两种“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内心想法,另外一个是身体做出实践,自身成魔。
地藏深深点头:“这就是佛陀一念成魔的关键。”
“还有一句话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同时也是佛家里面的另外一个反向解释。”
地藏说到这里,又看了一眼陈平安,片刻后突然再一次双手合十。
“陈平安,你的慧根和悟性,很适合成为我佛门弟子。”
陈平安听到这话立即摆手:“不要,不要,我六根清净不了。”
地藏突然反问:“你不是说不着于相吗?”
陈平安立即回道:“那就在我有利的情况下,我才会说不执着一下的,其实我这人还是挺俗。”
“比如美酒美人,仗剑天下,遇到有人找我麻烦,那就打回去,遇到有人骂我,那就骂回去,总之快意恩仇。”
地藏听到这话缓缓吐出一个字:“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