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弟于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烟火人家Ⅳ(93):李长灿,你凭什么不让老子建厕所,又是一年三月三,一弟于一,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圆圆领着渠龙家的两个小家伙,向寨门口处的代销店走去,老大渠成,老二渠丽一路上盘算着到代销店里拿什么东西,至于谁出钱,他们才不考虑呢?反正,只要拿出了代销店,东西便是自己的了。何圆圆一直给两个孩子上着课,别拿不值钱的,要拿最好吃的,引来路上的几个人笑了起来,说道:“凤这生意,要遭土匪了。”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寨门口却有人在打架,吓得何圆圆急忙拉着两个孩子的手,远远地望过去。寨上的人却大叫着跑了过去,把一辆面包车给团团围了起来,一个声音,好像是田广民,大叫道:“李长灿,你他娘的管得也太宽了,老子建这些东西,哪一样不是为老百姓着想的?你说!”
周围的群众好像愤怒了,大叫道:“让他说,让他说,他家里人屙不屙,尿不尿,总不会自产自销吧?”还有大声叫道:“这个人,咋会姓李啊,他不是姓‘吕’吗?老吕的‘吕’,双口‘吕’,亲嘴‘吕’,楚文革那个‘吕’。”有人大笑起来,说道:“楚文革是驴,不是‘吕’。”
原来,为了农历三月三的庙会,经村委会研究,村里对几处公用设施进行整改。
第一处是,在达摩庙一旁,建一所公厕,在村部的南墙外,建一所公厕,确保达摩庙这个小景点以及全村的卫生整洁。
第二处是,在现在的大队部墙上,挂一个标示牌,标识此处为达摩岭抗战时期建立的“达摩岭示范小学堂”。并在王满场家的小孙子王来海家、老光棍宋得法死后没有人占用的一半,以及王满当家、王满林家、黄苟信家的破院子,挂上“清代建筑”的标识牌。在王满仓家、王满囤家、王来宾家、邓天义家,挂上“民国建筑”的标识牌。在原来的知青院,挂上“达摩岭知青院”的标识牌,并附上有关说明,与后街的达摩庙形成一连串的景点。
第三处是,在寨北的王万里、王义墓,在寨西南角的新四军阵亡烈士墓、东南的新四军烈士小光山墓前,树立墓碑,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以上三项,是二伯王满囤的主意,目的是为了兴办达摩岭的文化旅游业。为配合此项工程,渠凤还决定对原来的农资门店进行扩建,也就是在老知青院后面搭一个大棚,把化肥销售全部放到后院去,从而腾出前面的知青院。把孙俊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些产品放进去,进行展览、销售,扩大影响。
这个大伙都觉得不错的工程,却被人举报了,说是达摩岭村要搞非法建筑。李长灿作为分管这一区域的城建监察队的中队长,自然不敢怠慢,便领着他的中队人马,杀了过来,直接找支书渠凤,可惜没有找到,再找副支书宋列江,也没有找到,恰好碰上了村委会副主任田广民。这个田广民,正为前几天李长灿领着人,扒了他的石子场办公用房而愤怒着呢,一听连给老百姓建个厕所也要办证,没办证之前,限期拆除,立时火冒三丈,便和李长灿干了起来,大叫着:“就你那球样子,办证,老子办个鸭娃?你李长灿老牛,扒我一块砖试试!”
在达摩岭寨上,李长灿本来不敢发火,一直客客气气地劝说着田广民:“民哥,我们也就是来执行公务的,别人举报了,我们总得下来查吧。再说了,你们干的确实是好事,向镇里、县里打个报告,办个证,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搁不住发这么大火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