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生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4章 卫子夫29,快穿之逆袭指南,盼生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彻是从小满口中知道这话的,很合他的心意,于是便写了下来。
刘彻放下毛笔,感叹道:“朕的仲卿还需要锻炼,去病更是年幼!”
匈奴他是一天都不想忍,可他的两位大将军还没长成,他不得不忍下来。
小满:“陛下有此雄心壮志,不过是早晚的事,何必急于求成,事缓则圆,陛下眼下最紧要的是先整顿朝纲,再图以后。”
刘彻掌权了不假,不过朝堂还没发展到后来他一言堂的时候。
黄老之学,儒家,法家争论不休。
墨家也想找一条出路。
其它学说就更不用说了。
朝堂不能拧成一股绳,劲就不能往一处使,不整顿好朝纲,有再多的仲卿和去病,也无法发挥他们的才能。
如何把朝堂拧成一股绳是个学问。
上辈子刘彻选择了儒家,正确来说是儒家和法家,又融合了些别的,效果确实好用,可小满的反馈来看,儒皮法骨似乎又不是很完美。
他再自负,也明白小满这个看过了千年历史演变人比他更明白大汉未来的路该往哪里走。
“你觉得朝纲该如何整顿?儒家该怎么用?”
儒家好用,哪怕知道大汉的未来,他也不曾放弃使用儒家。
只是该怎么用,是个技术活。
小满也不否认儒家的好用,历史证明,儒家那一套好用到如果不是有外来的冲击,还能再坚持下去。
可外来的“冲击”实在太过于惨烈了,封建社会下的盛世和乱世,百姓只有苦和更苦的区别。
儒家那套需要删减,墨家的精华也该重视,法家更需要规范……
百家学说,得有用之处而用之,方才为正道。
只是百家学说,哪有那么容易融合。
历史证明,以提高生产力才为目的的制度是国家制度该进化的正确方向。
不是说提高生产力就一定没有问题,可若是不提高生产力,将来会被那些提高了生产力的国家打。
血肉的教训,足以称作教训。
当生产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必然跟封建帝制有所冲突,她就管不了。
社会需要发展,她只负责埋种子。
至于她的后代?
这个她管不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她又不缺儿孙。
那么多世界,她的子孙不计其数,哪里周全的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