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大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1章 莫,娘,为奴十年,探花大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言罢眼锋扫来,从前到后地睨了阿磐与谢允一眼。
阿磐还记得自己原本送她出来的目的,不是忧心剑责之后的贵妇人走不稳,也不是无事可做非要陪她立在这阶前,听她掰扯一通关于萧延年的鬼话。
不过是要提醒那妇人最重要的事,“要瞧什么呢?夫君有心放你出宫,不是要你出去生事。但愿你在想要走着瞧的时候,能多为阿罂想想,他的将来可都在太后手里了。”
她说的全都是道理,到底要拼死一搏,还是要一个善终,全都看三日后的宗庙了。
殷灵运能在宫中稳坐这数年之久,自然是比云姜更聪明,也更懂得审时度势的人,适才的狠话是一时上头气愤,因此没能忍住就脱口而出,但她一冷静下来,焉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因而,将才那眸中的狠厉顿消,那冲天的气势就已经矮了下去。
哪怕再尊贵的凤冠冕袍加身,到底也比不得这一身清浅衣裳,只一支木兰簪子挽起垂髻的谢夫人了。
一旁的谢允虽没有再说什么话,然微微俯身,伸出手来,已经做出了送客的姿态。
谁是主,谁是客,从来也没有过异议。
不止如今的晋宫如此,便是大梁的魏宫,殷氏母子又何曾真正地做过一次主人呢?
殷灵运幽幽地长出了一口气,再不去逞什么一时的口舌之快了。
那高傲的下颌到底低了下去,整个人看起来神思恍惚的,然还是习惯性地朝一旁伸出手去。
那柔荑上的红肿已经消退了几分,她还如往常在魏宫一样翘起了好看的兰花指,宽宽长长的冕袍大袖垂下来,在阶前的轻风中飘荡,等着来人侍奉。
宛娘连忙垂眉疾步上前,顶着两半红肿的脸,小心来搀扶住妇人的手臂,“娘娘小心脚下。”
娘娘再不必说什么了,堕至了下风的人已经输了棋局,输了个七七八八,还有再说些什么狠话的必要呐。
但也许还有些许的不甘心吧,那妇人撑着宛娘那一双素手,临下阶前,到底转身回头望了一眼廊下。
只是原本在廊下立着的晋君不知何时走了,已经不在那里了。
廊下不过还立着那些挎刀的将军们,一个个冷着脸,不管是谢韶,司马敦,关伯昭,还是那些总跟随晋君身边侍奉,但一时叫不出名字的将军们,那些人呀,没有一个是好惹的。
若是仔细数上一数,谢玄身边最好说话的,大抵只有谢允一人吧。
其余的,都可以归为“粗人”一列。
来时还惦记着能依仗那些虚无缥缈的情意求得王父垂怜,如今美梦被一剑一剑地击碎,连身为女子的尊严都跟着一起碎成了齑粉,因此,是一点儿念想都不必再有了。
那一主一仆在前头走着,后方紧跟着四五个垂头拱袖的宫人,一个个弓着身子,碎步下了九丈高阶。
天光已渐渐暗淡了下来,纵目往这晋国故宫的深处望去,那明黄黄的一片芸薹轻曳,是这暗沉沉的宫墙之中柔和的装点。
然萧延年到底是死了,还是流落到什么地方,再没有什么消息了。
若不是她还留有一缕乌发,一把佩剑,还有这阖宫的芸薹花,萧延年就好似一场梦,从来也不曾来过,也什么都没有留下。
中山君好似在怀王三年就已经薨了,逝了,倘若果真在这乱世之中解脱,那也算是一件好事啊。
那还刻意维持着魏国太后最后体面的贵妇人携着亦步亦趋的仆从,总算上了自己的车驾,车轮子粼粼辘辘,把晋国故宫的青石板压出了沉闷的声响。
与这沉闷的声音一同响起的,还有那参差不齐的马蹄声。
是了,不管是来时,还是去时,甫一进了这晋阳的宫门,魏太后的人与马都处在了将军们的监视押送之下。
魏宫昔日那数年虚假的尊贵,已经不堪一击,再也没有了。
这接连大半日的闹剧也总算结束了。
谢允在一旁轻声提醒道,“阶前风大,夫人进殿吧。”
是该进殿了。
大殿里的污秽已被清理干净,殷灵运曾在这殿里留下的痕迹已一点儿也无了,就好似这一日并没有什么人来过。
婢子剪了烛,使这大殿如白日一样明亮,又熏了香,殿内便充盈着谢玄独有的雪松香。
雪松香多好闻啊,见了谢玄,闻了雪松香,那些因殷灵运啊因萧延年啊而生起来的波澜,立时就风平浪静,人啊也就安顿了下来。
可也不知道什么缘故,这一日回到大明台,那人与从前似乎不太一样。
要说哪里不一样,是有些微妙的。
那人坐在案前,案上已经置好了这一日的晚膳,见她来,那人笑着朝她说话,“饿了吧?”
饿啦。
那人拉住她的柔荑,引她至身旁落座,照样与她一同进膳。
进的是她爱吃的饵饼,鱼汤和板栗鸡,膳后也照样用了甜羹和果子。
也照样沐浴,照样陪伴孩子们玩了好一会儿。
孩子们大半日都被留在偏殿,早急得团团转了,因此一有空闲,赵媪便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