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小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3章 李敖正式回归,重生之辅警的逆袭,孤独的小禹,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要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我也不会再逼你从政了。”李天啸回过神来,连忙说道。
他之前想了很多个李敖将来的打算,却唯独没有想到李敖会主动提出这个选择。
“不不不,我真的想要从政了,这是我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与你和我妈无关。”
李敖生怕李天啸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赶紧解释道。
他知道父亲一直希望他能在政治领域有所作为,但他以前对此并不感兴趣。
然而,经过那晚他和赵天宇两个人的聊天。他发觉得赵天宇的话说的很对,如果他有这个能力应该为更多的人做事情,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坚信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一番成就。
李天啸看着李敖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既为儿子的成长感到欣慰,又对他的选择感到担忧。
从政并非易事,其中的艰辛和压力远非常人所能想象。
“先吃饭吧,一会儿再说。”李天啸定了定神,看了看手表,决定先把这个话题放一放,等吃过早饭再慢慢谈。
“好,那就先吃饭,我也好久没有吃过蟹粉小笼了。”李敖笑着对李天啸说道,试图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然后并肩走出房间,朝着西厢房的餐厅走去。
一路上,他们都没有再提及从政的事情,只是随意地聊着一些家常。
“老婆子,早饭好了没有啊?我都饿了。”还没走到餐厅门口,李天啸就迫不及待地大声喊道。
\"好了好了,就等你们爷俩吃饭了。\"李夫人站在餐厅门口,眉眼间漾着温柔的笑意。
她看见李天啸和李敖并肩走来,两人神色如常,甚至脸上还都带着一丝笑意,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红木餐桌上,映得青花瓷碗里的白粥格外莹润。
一顿寻常的早餐,三人吃得格外温馨。
李敖给父亲盛了碗热腾腾的豆浆,李天啸破天荒地往儿子碟子里夹了块腐乳。
李夫人看着这对父子难得的互动,眼角笑纹里都盛着欣慰。
饭后,李天啸整了整藏青色中山装的领口,公务包早已被管家备好在门厅。
临走时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儿子,到底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有些事,还是等夜深人静时再谈更妥当。
随着汽车引擎声渐远,宅院重归宁静。
李夫人捧着描金茶盏坐在太师椅上,氤氲的茉莉香在厅堂里蜿蜒。
\"敖儿,\"她轻轻吹开浮沫,\"你父亲说你想走仕途?\"话音落地,茶盏与红木几案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敖在母亲对面正襟危坐,阳光将他挺拔的轮廓镀了层金边。
\"是的母亲,\"他目光澄澈如秋潭,\"这个决定我思虑已久。\"
\"好孩子...\"李夫人忽然倾身握住儿子的手,指尖有些发颤。她太清楚官场这个名利场有多凶险,当年李天啸初入政坛时何尝不是满腔赤诚?如今三十年过去,丈夫鬓角染霜的模样总让她想起那些被妥协的初心。
\"若是为了李家门楣...\"她喉头动了动,\"母亲宁愿你...\"
\"您多虑了。\"李敖反手覆住母亲微凉的手背,掌心温度透过肌肤传来,\"儿子记得您教我读《岳阳楼记》那晚,说范仲淹'先忧后乐'四字值得用一生去践行。\"
他望向中堂悬挂的\"清正廉明\"匾额,那是祖父留下的家训,\"如今百姓看病难、上学难,儿子想实实在在做些事情。\"
李夫人眼底泛起水光。
她想起这孩子幼时跟着扶贫工作队下乡,回来把攒的压岁钱全捐给了山区小学。
那时他仰着稚嫩的脸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不能让所有小朋友都上学呢?\"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那双眼睛里的赤子之心竟丝毫未改。
\"记住你今天的话。\"她终于松开手,从黄花梨多宝格里取出个紫檀匣子。
揭开时沉香扑鼻,里头躺着枚温润的羊脂玉印章,\"这是你外祖父当年任县委书记时刻的——'守心如镜'。\"
玉印在晨光中流转着柔光,恰如母亲此刻的眼神:\"官场沉浮,最难得是守住本心。\"
“我离开京城整整六年了,想出去转转,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陪陪我?\"
李敖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远处的高楼大厦,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李夫人放下手中的茶盏,慈爱地打量着儿子挺拔的背影。
六年的海外历练让这个曾经青涩的少年蜕变成了沉稳的青年,只是眉宇间那份倔强依然如故。
\"呵呵,\"李夫人轻笑出声,眼角泛起温柔的细纹,\"让管家安排车跟着你吧。这几年京城变化可大了,光是新修的地铁线就有好几条呢。\"
她顿了顿,略带遗憾地说:\"我就不去了,你也知道你爸现在的身份特殊。我要是跟着,怕是又要惊动安保部门了。\"
李敖转过身来,阳光透过纱帘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理解地点点头:\"我明白。那午饭我就不在家吃了,晚饭前一定回来。\"
\"去吧去吧,\"李夫人起身替儿子整理了下衣领,这个习惯性的动作让她恍惚回到了儿子小时候,\"注意安全,别去太偏僻的地方。\"
她的目光里盛满了母亲的牵挂。
李敖刚走到门口,突然听到母亲又唤了一声:\"儿子!\"他回头看见母亲欲言又止的神情。
\"这几年...在国外交女朋友了吗?\"李夫人问得小心翼翼,却又掩饰不住期待。
李敖的耳根微微发烫,他摸了摸鼻尖:\"没有,在那边我的精力都放在画画上了,没顾上这些。\"说完便快步离开了,背影显得有些仓促。
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李夫人轻叹一声,喃喃自语道:\"贺家那丫头,也不知道这次有没有缘分...\"
这一天的京城之旅让李敖惊叹不已。
国贸三期拔地而起,像一柄利剑直插云霄;
八里屯的霓虹比记忆中更加璀璨;
北水关海边的胡同在改造后既保留了古韵,又增添了现代气息。
最让他震撼的是随处可见的电子支付和共享单车,这些在六年前根本不敢想象的场景,如今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日常。
与此同时,京城一品江南的一处院落里,一群衣着光鲜的年轻人正热烈讨论着。
\"听说了吗?李家那位回来了!\"
\"真的假的?六年没见了吧?\"议论声中,一个穿着淡蓝色连衣裙的姑娘悄悄红了眼眶。
贺念慈握紧手中的香槟杯,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这些年来,任凭多少世家子弟追求,她都未曾动心。
此刻她只想知道,那个记忆中的少年,是否还和当年一样?是否还记得他们儿时在北海公园的约定?
贺念慈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水晶高脚杯,杯中的香槟早已失了气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