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微笑的鱼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0章 隐太子庙乐章之一《迎神》,夜读全唐诗,A微笑的鱼A,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子本有其位,却被皇帝的光芒遮蔽了。像江充那样的人制造祸端,导致隐太子遭受灾祸。昔日含冤令人悲痛,如今追赠典礼带来荣耀。按常例祭祀神灵,演奏音乐来迎接神灵。

在岁月的长河中,祭祀,作为连接现世与往昔、凡人同神灵的特殊仪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情感。这首创作于唐代、作者佚名的《郊庙歌辞·隐太子庙乐章·迎神》,宛如一幅古老的卷轴,徐徐展开,为我们呈现出一场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景,同时也揭开了历史与信仰交织的神秘面纱。

首联:天地异象,祭祀之始

“苍震有位,黄离蔽明”,开篇便以宏大而神秘的笔触,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苍震有位”,“苍震”寓意苍天震动,这种震动并非简单的自然现象,而是被古人视为天命降临、神灵显威的征兆。它象征着神灵即将登场,而“有位”则强调神灵的地位崇高,在这场祭祀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一表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也为整个祭祀活动定下了庄重的基调,让人们感受到祭祀绝非普通的仪式,而是一场与神灵沟通的神圣之举。

“黄离蔽明”,“黄离”指代黄色的云彩,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黄色往往与皇家、尊贵相关联,而云彩又常常被视为神灵的象征或神灵降临的媒介。“蔽明”描绘出黄色云彩遮蔽光明的奇特景象,仿佛天地间被一层神秘的纱幕所笼罩。这一景象既营造出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又象征着祭祀时刻的特殊与庄重,仿佛世间的常规秩序在这一刻被打破,人们正踏入一个与神灵交流的超凡境界。

颔联:历史回溯,冤屈之痛

“江充祸结,戾据灾成”,诗人笔锋一转,从神秘的祭祀氛围回溯到历史的长河之中。这里提到的“江充”,是西汉时期臭名昭着的人物,他构陷太子刘据,引发了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含冤而死。在这首诗里,“江充祸结”借指历史上的冤屈和灾难,而“戾据灾成”中的“戾据”即太子刘据,明确指出这场灾难的受害者。

这两句诗并非单纯地讲述历史故事,而是以古喻今,通过对历史上这一重大冤屈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冤屈的深刻反思。或许在唐代祭祀隐太子的背景下,人们联想到了隐太子李建成的遭遇,将其与太子刘据的冤屈相类比,感叹历史的相似与命运的无常,也借此表达对历史上所有遭受冤屈之人的同情与痛心。

颈联:今昔对照,正义伸张

“衔冤昔痛,赠典今荣”,紧承颔联,进一步深化对历史冤屈的情感表达,并展现出对正义的追求。“衔冤昔痛”,直白地抒发了对过去那些怀抱冤屈之人的深切痛心。“昔痛”二字,饱含着千百年间人们对冤屈的悲愤与无奈,仿佛能听到历史深处那些冤魂的呐喊。

“赠典今荣”则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赠典”意味着对历史冤屈的平反和纪念,在当时的祭祀情境下,或许是指朝廷对隐太子李建成追赠谥号、给予尊崇的礼仪等行为。“今荣”体现出在当下,人们试图通过这些举措来弥补历史的遗憾,追求正义的伸张。这不仅是对过去冤屈的一种回应,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正义的执着坚守,让人们在祭祀的庄重氛围中,感受到对公平与正义的不懈追求。

尾联:祭祀之礼,敬神之诚

“享灵有秩,奉乐以迎”,视角重新回到祭祀仪式本身,展现出祭祀的庄重与严谨以及人们对神灵的敬意。“享灵有秩”,“享灵”明确了祭祀的目的是让神灵享受祭祀的供奉,“有秩”则突出了祭祀仪式的秩序井然。从祭品的摆放、祭祀人员的站位,到每一个祭祀环节的执行,都严格遵循着既定的礼仪规范,容不得半点差错,彰显出祭祀的严肃性和庄重性。

“奉乐以迎”,强调用音乐来迎接神灵。在古代祭祀中,音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被认为是沟通人神的桥梁。当悠扬庄重的祭祀乐曲响起,仿佛能穿越时空,传递人们对神灵的敬意和期盼。人们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满怀虔诚地迎接神灵的降临,希望通过音乐的力量,让神灵感受到他们的诚意,从而庇佑世间安宁、福泽众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神魔陨落

勿忘天机

八零换亲嫁军少,撩夫治病样样行

我的沫果

科研国士穿成猫,歼星舰升空了?

系统RC01

一人一驴一狗去修仙

三界新圣主

原神,我一个神竟被系统疯狂二创

AS梦幻

盗天骨

浮浮浮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