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小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9章 离火殿中寻烬页,金陵烬未央卷,作家小郭,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倭国首领的刀突然横在她颈间:“端敬皇后的血脉,果然是打开离火殿的钥匙。”他的和服袖口绣着狼首与火凤相斗的图案,“当年你母亲将你调包去南陈,却不知我倭国早已在北燕埋下‘双生祭’的暗桩。”

婴儿突然啼哭,朱砂痣发出红光,映得火山口的云雾显形为太虚幻境的牌楼。探春趁机将残卷塞入女儿襁褓,血珠顺着岩面的纹路流动,竟在火山口拼出“民心即天命”的汉字。倭国武士的刀纷纷落地,他们惊恐地看着岩面的火凤图腾,那是他们神社中禁忌的上古神纹。

“母亲,您当年的调包,不是为了保贾家,而是为了让双生血,成为刺破谎言的刀刃。”探春低语,看着女儿的朱砂痣与岩面共鸣,“现在,该让离火殿的灰烬,照亮这吃人的祭仪了。”

第五折 紫禁城头论天命

金陵城的百姓举着火凤灯笼涌上朱雀街时,黛玉正站在紫禁城的城墙上。她望着养心殿藻井处的火光,那是宝玉带着寒鸦卫在焚烧命盘书卷,丝线断裂的噼啪声,混着百姓传唱的《出师表》,竟比祭天的钟声更响。

“林姑娘好兴致。”乾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冕旒上的东珠少了三颗,“朕的命盘网,终究是输给了市井流言。”他指向城下,百姓们举着的残卷残片,正将“双生祭”的真相传遍九门。

黛玉转身,金锁与他腰间的玉佩产生共鸣——那是端敬皇后的另半块火凤佩。“陛下的命盘,从来都系在百姓的舌尖上。”她展开从顺天府得来的舆图,“离火殿的玄武岩上,刻着的不仅是双生女的八字,更是天下人的怨与望。”

乾隆忽然按住胸口,那里藏着太虚幻境的命盘残页:“你以为毁了紫禁城的命盘,倭国的离火殿就会崩塌?”他的目光落在黛玉的金锁,“端敬皇后当年的调包,让双生血分属两国,本就是最精妙的天命棋。”

城下突然传来高呼:“双生女不是妖!是端敬皇后的骨血!”百姓们举着火凤灯笼,在雪地上拼出“汉祚永昌”的字样。黛玉望着这一幕,忽然明白,残卷里的“未央”,从来不是皇权的永固,而是民心的不熄。

第六折 离火殿外燃心灯

名古屋港的火山口在子夜喷发,探春抱着女儿站在离火殿门前。玄武岩上的命盘纹路被双生血染红,竟显露出端敬皇后的临终血诏:“双生女若至,便将离火石投入海眼,让倭国的祭仪,成为天下人的醒世钟。”

“母亲,女儿明白了。”探春将女儿的小手按在岩面,朱砂痣与离火石共鸣,“您当年留下的双生血,不是为了成为祭品,而是为了让这吃人的祭仪,毁在自己的规则里。”

离火殿的石门轰然开启,殿内堆满了倭国搜集的中原命盘,每卷都系着粘杆处的暗线。探春将残卷抛入火盆,火星中飞出的不是纸灰,而是百姓们在金陵城点燃的火凤灯笼。婴儿突然啼哭,火凤图腾在火山口显形,竟将倭国的狼首旗烧成灰烬。

“原来,离火殿的真正祭仪,是让天下人看见真相。”探春望着海面上的火光,想起黛玉在祭天台说的话,“民心,才是最烈的离火。”

第七折 未央卷里续新篇

金陵城的雪停了,黛玉站在朱雀桥头,看着探春的信鸽从东方飞来。信笺上的字迹带着火山灰的温度:“离火殿已毁,双生女的朱砂痣,成了海那边百姓心中的火凤。”残卷新页浮出小楷:“乾隆三十七年春,倭国商船挂起火凤旗,船头刻着‘民心即天命’。”

宝玉的通灵宝玉不再发烫,玉上裂痕却化作火凤的尾羽。他望着秦淮河上的灯影,忽然轻笑:“三妹妹在信里说,海那边的孩子,开始学写‘汉’字了。”

黛玉摸着金锁上的划痕,那是在太虚幻境与命盘碰撞留下的。她忽然明白,残卷里的“满纸荒唐言”,原是要用双生血的代价,让天下人懂得——所谓天命,从来不在帝王的冕旒上,而在百姓举灯的手掌中。

“该给残卷续新篇了。”她望向紫禁城方向,那里的正大光明匾已被百姓的灯影映成火凤形状,“就写,双凤分飞处,民心是归处。”

夜风拂过残卷,露出页角探春的字迹:“姐姐,海那边的礁石上,我刻了半首诗——‘火凤泣血燃海疆,离火成灰照八荒。未央卷里民心在,何须帝王定短长。’”

雪又开始落了,却掩不住秦淮河上的灯火星光。黛玉握着宝玉的手,看着远处百姓们自发点燃的火凤灯,忽然觉得,这漫天风雪,终会化作春泥,滋养出比太虚幻境更真的人间。而她们的故事,不过是《金陵烬未央卷》里的一页,但这一页,已让“民心即天命”的火种,在千万人心中,永不熄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才小队说,就这!

落风景

狩猎人生:从猎枪到资本帝国

用户一碗豆花

破晓之明:天命之烬

叶语馨

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

陈五郎

乡村里的独居女人!

山村老三

一仙,一鬼,任平生

江沐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