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闹不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4章 拉拢东州兵,三国之风起扬州,兜兜闹不闹,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走出房门,赵云仰望满天星斗,心中却是百感交集。赵云知道,要想收服张任这样的顽固分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是为了自家主公的大业,为了益州百姓,他必须想办法让这位师兄顺利归降。
\"来人,\"赵云对身旁跟随着的亲兵吩咐道,\"传令下去,好生照料张将军,不得有丝毫怠慢。另外,速派人前往豫州,向主公报捷并请示如何处置张将军。\"
随着剑阁关被赵云控制,此时益州与汉中的关口彻底被赵云掌控。此刻刘璋就算意识到张固有别样的想法,如今恐怕也无能为力。
赵云命令魏延防守剑阁,自己则连夜赶回葭萌关,面见徐庶与荀堪两位军师,山路陡峭难行,一直到第二天正午,赵云才返回到葭萌关。
顾不得休息,三人见面。\"很好!益州已经是主公的囊中之物!\"徐庶听完赵云的描述,露出笑容,\"如今关键之处,就是不能让刘璋知道,剑阁已经在我们的控制之中!\"
荀堪也点头表示同意。随即,三人将话题转向如何迫使刘璋投降的话题之上。
徐庶轻抚长须,首先开口,眼中精光闪动:\"东州派系虽与刘璋有隙,但如今终究也算是益州本土势力。庞羲、李异等人手握重兵,法正、孟达也投靠主公!若能得其相助,或许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荀堪眉头微蹙,手指轻叩案几:\"元直兄所言虽有理,然东州诸将桀骜不驯,今日若全靠他们相助,他日未必不会骄纵之后生二心。主公初定益州,根基未稳,若过分倚重此辈,恐养虎为患。\"
帐外秋风掠过旗杆,发出猎猎声响。赵云见二人沉吟,抱拳道:\"二位军师,云有一言。张任师兄乃蜀中名将,若日后能劝其归顺,或可制衡东州势力。只要咱们先拿下益州,主公地盘如此之大,又不是刘璋,将来还可以分散将东州派系调往其他地方。\"
徐庶闻言眼睛一亮:\"子龙此计甚妙!张任在蜀军威望甚高,又与子龙有同门之谊。不如双管齐下——明里联络东州派系施压,暗中争取益州本土派系这等忠义之士。\"
荀堪起身踱步,忽然停步道:\"可令魏延在剑阁虚张刘璋旗号,阻断消息。同时派细作在成都散布流言,称南蛮已攻破键为,东州兵有意自立。刘璋性情懦弱,必生惧意。\"
\"善!\"徐庶击掌道,\"再让子龙修书与庞曦,陈说利害。待刘璋动摇之际,由东州派出面打头阵,再由张松劝说刘璋借我们之手对付东州派系,到时候我等则以援军姿态进驻成都,如此可保益州平稳过渡。\"
三人商议至深夜,烛花爆了又剪。最终定计:赵云即刻返回剑阁坐镇,徐庶前往成都密会庞羲,荀堪则起草给张松的详细方略。
要说清楚刘璋麾下东州兵与本土派之争,这件事还需要从他爹刘焉那里说起。这个刘焉其实与刘表的经历很像。
在刘焉向灵帝提出立州牧之后,灵帝同意了他的请求,派出刘焉前往益州担任益州牧。
只是与刘表不同,同样是朝廷不派一兵一卒,刘表坐稳荆州,一开始是靠荆州本土士族相助。
而相比于比较温和的荆州士族,与世隔绝的益州本土势力在平定益州的黄巾起义后,对于朝廷派来的刘焉自然是不想头上来一个土皇帝。
以当时这种情况,刘焉去了那里别说当土皇帝,能不在半路出“意外”就不错了。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当时关中凉州一带的士家豪强被连年战乱霍霍得混不下去,正要组团往四益州那边迁移,刘焉便顺势在当地收编了这伙人,组成了东州兵。
刘焉也是一个狠人,进入四川之前,甚至还在汉中留下了张鲁,让他隔绝益州与外部联系,所以史书记载,“故焉遣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
从这也可以看出,刘焉在进入益州之前,便做好了当土皇帝的一切准备。
而与靠本地派坐稳荆州的刘表不同,刘焉坐稳益州,靠的确是在关中组建的外来派,也就是东州兵!
当然了,刘焉能进入益州,也有本土派系的“叛徒”,比如董扶、赵韪从中斡旋,从而让刘焉顺利进入益州。
只是刘焉万万没想到,做好一切准备的他,远远没有刘表那么能活,没过几年的刘焉,便一命呜呼,撒手人寰。
这个时候,本土派和东州派系的交锋就来了,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两边大打出手,东州派系想立刘焉的长子刘瑁,而本土派系推出来的,自然是刘焉的儿子刘璋。
不用作者多说,各位看官从名字上就看出来是哪一个派系赢得最终的胜利。
所以在刘璋继位之后,刘璋更倾向于哪个派系,自然不用多说。
此时秋风卷着落叶,在成都的街巷间穿梭,暮色沉沉,为这座蜀中名城蒙上一层阴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