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炮轰郡王府
家里蹲得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2章 炮轰郡王府,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家里蹲得住,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札萨克镇,位于科尔沁右翼后旗,地处白城的西北端。
甲午战争后,朝廷“垦荒政策”的推广使这里原始畜牧业开始瓦解,大量迁移人口来此定居垦荒,导致牧地不断减少,耕地逐年增加。
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兴起,烧锅、油坊、铁匠铺、粉坊、酱醋坊随之出现,形成了这人口超两千的小镇子。
在镇子东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堡垒形建筑,这便是哲里木盟副盟主,札萨克郡王乌泰的“镇国公府”了。
若只听这“镇国公府”的名字,不知道的会以为得多气派呢,其实不然,这里到处都透出来就一个感觉,穷。
残缺的墙壁,破损的大门,漏风的窗户,蔫头巴脑的狗,衣衫不整的卫兵,从里到外都是一副活不起的景象。
按理讲,一个郡王的家无论如何也不该如此破烂的,要整明白这个原因就不得不说说这个乌泰了。
他本是王族疏枝,本与王位是八竿子都打不着边的,因此早年就去做了喇嘛。
在十一世郡王去世后,旗内王公贵族为王位发生了激烈的争斗,十世郡王之妻为了停止内耗,最后指定乌泰过继给自己做儿子并继承王位。
1881 年,二十一岁的乌泰还俗袭位,出任札萨克郡王。
但旗内的大部分王公并不服气,便向“理藩院”告状,乌泰为了保住这王位,不惜花费重金上下打点、买通关节,虽然最后他确实如了愿,但他的经济状况却已是入不敷出、债台高筑了。
后来他又私自卖地敛财,但违反朝廷禁令,又面临被剥夺“郡王”身份的危险,只好再次花钱保官,不但最后没赚到分文,反而闹了个几近破产。
也是从此时开始,他便仇恨起了朝廷。
就在这节骨眼上,急于介入东北的沙国势力联络上了乌泰,从此札萨克郡王就沦为了沙国人的走狗。
1900 年闹义和团,沙国借保护东清铁路为由,派遣大量兵力进驻东北,其中有 160 名哥萨克骑兵便驻扎在乌泰这里。
随后几年,乌泰又由以旗内的牧场、林业作为抵押,在沙国银行先后得到了近三十万卢布的贷款,而这些钱都被他给挥霍掉了。
可欠钱总归要还的,但乌泰没钱还,就只能被人夺走名下的财产,最后搞成现在这副穷困潦倒的死样子,别说修葺王府了,就连这郡王本人可都要揭不开锅了。
王府的议事厅内,两个人相对而坐。
坐在主位上的,正是札萨克郡王乌泰,他今年才四十八,但看着却像有六十好几了一样。
坐在他对面的人,虽说穿着一身蒙人衣服,实际却是个白皮,标准的沙国大鼻子。
乌泰看着桌子上这几道寒酸的菜肴,想劝人家多吃点都不好意思开口,最后只能尴尬一笑。
“尊贵的达涅尔先生,你们真的可以免去那九万卢布的债务么?”
这叫达涅尔的沙国人是中东铁路公司的代办,蒙语讲得还十分不错,在听了乌泰问话后点点头。
“只要你能帮陶克陶胡取得最终胜利,我们不但免去你的债务,还会再借给你二十万卢布。我也看到了,你这府邸确实有些破旧的不像话。还有这吃食,堂堂郡王可不该过这种日子啊。”
这话像是扎到了乌泰的痛处,仿佛有无数苦楚从心头涌起,脸上的五官都扭曲到了一起。
“难哪,沙倭战争后,沙军全都撤了,这日子就越来越难了。”
“不是撤了,我们只是转移了战略重心。”达涅尔有些不满的纠正道。
“啊,是是是,我说错话了。”
乌泰急忙笑着改正,顺势为对方倒了杯酒。
“达涅尔先生,我已经派出人带路了,那接下来还需要我做些什么呢?”
沙国人并未碰酒杯,挺起高高的鼻梁子看向乌泰。
“过几天会有批武器运过来,随后陶的部下会伪装成老百姓到你这里,然后突袭白城。”
乌泰手中的酒杯一歪,杯中酒洒出来了大半,这可不是个小事,派人带个路还能推诿掉掉,但藏匿马匪的武器一旦坐实了,那就是谋反啊。
“怎么?不敢了?”达涅尔目露凶光。
“啊,不不不,”乌泰急忙摆手,“我只是在想怎么把事情做到滴水不漏。”
达涅尔撇了撇嘴,他明白这条老狗其实没什么别的路可选,私自抵押旗下财产、为马匪带路攻击南满铁路,无论哪一条说出去他都立马玩完。
他霸气地用手指指向乌泰。
“听着,你必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