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昔年三皇治世,五帝定伦,焉能及陛下万分之一?
谧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7章 昔年三皇治世,五帝定伦,焉能及陛下万分之一?,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谧帝,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厚熜斜倚在蟠龙靠背上,端着的茶盏纹丝不动。
当一头獒犬撕开某位御史的喉咙时,他突然轻笑出声:
\"诸位爱卿瞧仔细了,这就是扰乱朝纲的下场。\"
滚烫的茶水泼在青砖上,惊得近处的官员浑身战栗。
校场西侧,王永垂手而立,目光扫过人群中瑟瑟发抖的身影。
他注意到户部侍郎偷偷擦拭眼角,而那位前日还慷慨陈词的年轻御史,此刻正咬着嘴唇将脸埋进袖中。
血腥味愈发浓重,几只乌鸦在天空盘旋,翅膀掠过皇帝头顶的冕旒。
\"杨阁老。\"
朱厚熜突然开口,声音盖过此起彼伏的惨叫:
\"你说这些清流,是忠是奸?”
今日处决的这些言官,大都是杨廷和的门生故吏。
杨廷和膝盖重重磕在石板上,额头贴地:\"陛下圣明,臣等当以朝廷大局为重。\"
他瞥见不远处被犬齿撕扯得面目全非的尸首,喉间泛起腥甜——那是他的得意门生。
日头西斜时,校场上只剩零落的碎骨与浸透血水的泥土。
朱厚熜起身离开的刹那。
十二面绣着\"忠君\"二字的杏黄旗猎猎扬起,将满地惨状尽数遮掩。
而这场血色示众的余波,官员们心底蔓延!
每一句密谈、每一封奏疏,都成了悬在脖颈上的无形利刃。
……
半个时辰之后,文武百官重新回到朝堂!
金銮殿上蟠龙金柱映着明黄纱幔。
朱厚熜斜倚在雕龙嵌宝的御座上,白玉盏中祁门红茶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眼底的冷冽。
以犬噬御史的血腥场景还在朝堂余波未平,此刻鸦雀无声的寂静倒比往日谏官们的聒噪更令人惬意。
\"诸位爱卿,可有本启奏?\"
他轻叩茶盏,青瓷与鎏金托盘相撞发出清响,在空旷的殿宇间荡出回音。
话音未落,杨一清已撩起蟒袍,玉带铿锵作响地踏出班列。
这位四朝元老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眼角笑纹里都藏着经年算计:
\"启禀陛下,自陛下践祚以来,这三百六十五个日夜,实乃大明气运中兴之始!\"
他抬手虚指殿外,道:\"北境鞑靼,东北女真闻风丧胆,铁骑所至草木皆惊,瓦剌交趾灰飞烟灭!”
“南洋诸国重开朝贡,昔日倭寇不见踪影!”
“此等武功文治,便是上古尧天舜日,怕也要逊色三分!\"
杨一清话音刚落。
杨廷和已领着一众阁臣趋步而出,声如洪钟:
\"陛下以天纵之才革除弊政,朝堂清明恍若文景!\"
礼部尚书刘健捧着象牙笏板,佝偻的脊背在叩拜时绷得笔直:
\"昔年三皇治世,五帝定伦,焉能及陛下万分之一?\"
\"陛下圣德昭昭!\"张居正叩首。
\"秦皇汉武不过拓土开疆,唐宗宋祖仅能守成中兴,哪比得上陛下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并肩太祖太宗开国之雄!\"
海瑞一身青衫,衣角被穿堂风掀起半寸。
他望着阶上年轻帝王逐渐舒展的眉眼,想起今日刑场上被恶犬撕咬的御史,喉间泛起苦涩。
而户部侍郎钱有庆却已激动得满脸通红,连珠炮般颂道:
\"此等圣君,当立碑勒石,传于万世!”
赞歌声浪里,朱厚熜将凉透的茶汤一饮而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