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和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9章 徐世昌的意图,禁卫军,哈拉和林,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戈辉笑得风轻云淡:“除了土地,朝廷还有什么拿得出手呢?除了土地,朝廷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呢?除了土地,朝廷还有什么能不费吹灰之力拿得出来呢?”
“是啊!朝廷有什么呢?”徐世昌禁不住喃喃道,又马上意识到自己失言了,马上说道:“那你提的条件实在是过分了,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虎狼之词。”
“有列强向朝廷索要领土时,提的条件过分吗?”戈辉幽幽一问:“这就虎狼之词了?我比列强善良多了,我是用东西交换,列强是土地和赔款一个都不能少。”
徐世昌只知道,和戈辉再谈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于是说道:“我先把你提的条件奏请陛下,一切交由陛下决断。”
“不急,我有一大把的时间。”戈辉无所谓地说道。
徐世昌决定换个话题:“特区成立之初,老太后要求特区每年向朝廷提供3亿国家建设债券,可你一直没给啊!以前,你拿战争当借口,现在,马上和平了,不打仗了,该给了吧!”
“所谓的和平,只是东北三省的和平。”戈辉解释道:“外东北的战争马上开始,结束遥遥无期,战争就是一个无底洞,钱,永远不够花。”
“外东北?你还要继续打下去?”徐世昌震惊道:“你想干什么?没完了?你是不是觉得沙俄真的不行?沙俄的真正实力在欧洲,远东只是太远了,不是实力不行。”
“不光是东北,还有西北,新疆往西,伊梨河谷的另一半,巴尔喀什湖那里。”戈辉继续说道:“也要拿回来,我计划今年九十月份,最迟今年年末,派兵过去。”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徐世昌被气笑了,没想到戈辉居然如此狂妄,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提醒戈辉:“列强,只所以是列强,实力都是以百年为单位积累的,你才发展几年啊!你这是自不量力!自取灭亡!你有多线作战的本钱吗?”
“我的实力在上升,沙俄的实力在下降。”戈辉强调:“现在,很可能是沙俄最虚弱的时候,趁他病,要他命,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戈辉一脸严肃地说道:“即便如此,我也做好了至少打十年的准备。”戈辉两只手的食指交叉,比出一个十字:“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非打不可?”徐世昌注视着戈辉。
“戈辉无意裂土分疆,只想拿回我们曾经失去的土地,不打,拿不回来啊!”戈辉轻叹道。
“你还有什么条件?”徐世昌又问?
“这里不是谈判的地方”戈辉看了一眼正在射击的大内侍卫,说道:“具体的,明天到外事局谈。”
徐世昌点头,表示同意,这里确实不适合谈判。
射击场的另一侧,体验射击基本结束,恩维尔等人对禁卫军的枪械赞不绝口。
宁远和穆拉德五世亲王确定了明天在红楼具体沟通,派人送奥斯曼方代表回开发区大酒店,并加强了对奥斯曼方代表的安保等级。
等宁远来到戈辉这边时,这边的射击体验也基本结束,简单的寒暄客套之后,徐世昌一行回政府宾馆。
“定下了,明天到红楼具体谈。”宁远看着远去的钦差车队,对戈辉说道。
“我这边也定下了,明天在外事局谈。”戈辉说道。
“朝廷想要什么?也是买武器吗?”宁远问道。
“买武器,还向我们要当年答应的每年3个亿。”戈辉一脸轻松地说道。
“3个亿?”宁远扭头看着戈辉问道:“你会给吗?”
“不给,永远不给。”戈辉说道:“但是武器可以卖,用土地、筑路权等等,换武器。”
“哈?土地换武器?”宁远惊讶道:“真有你的!真有想法!I服了You!”宁远彻底服了。
“不要这些,朝廷有什么?要钱,朝廷有吗?”戈辉不以为然地说道:“朝廷的财政几乎等于破产了,只望朝廷给钱,打白条,你愿意吗?”
宁远默默地摇头,表示不愿意。
“如果不是国家建设债券币值稳定,还能向市场提供足够多的资金,朝廷可能连税收都会枯竭。”戈辉淡淡一笑,继续说道:“随着禁卫军不断的取得胜利,朝廷不需要继续向几个列强支付战争赔款了,省下了一大笔支出。加上朝廷从英国人手里收回了海关,又为朝廷增加了一大笔可观的收入。”戈辉摊摊手:“你想,如果没有这些,朝廷还能坚持下去吗?”
“你对朝廷就没有什么想法?”宁远试探着问道:“比如取而代之……”
“我不是五千年一遇的人,我没那个能力。”戈辉坚定地摇头,然后说道:“如果没有你们为我分忧,我可能连特区都管理不了,即便是这样,特区管理层中,依然有很多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利,而不是为了特区建设。”戈辉自嘲一笑:“管人是最难的,我拯救不了大清,拯救不了四万万黎民,我只能尽可能的拿回我们失去的土地,对得起自己来人间一趟。”
宁远面向戈辉,立正敬礼,噙着泪花说道:“大哥,小弟誓死追随,不枉来人间一趟。”
戈辉笑了,竖起一根手指:“我们十四兄弟是一体的,谁都不能掉队,一个都不能少。”
总督车队缓缓地停在了两人近前,戈辉轻推了一下宁远的手臂:“走,我们回去细化一下明天的谈判策略,奥斯曼帝国控制着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这个国家非常重要……”
就在戈辉和宁远细化谈判策略的时候,列宁、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三人也在政府宾馆里开小会。
列宁对着烟灰缸轻弹了一下烟灰,然后说道:“这十几天,我们收获很大,这里非常适合开展‘卡米耐斯特事业’,这里有数不尽的‘普勒泰维特’,这里的总督和人民也真心的欢迎我们,我们在这里已经找到了盟友,但是俄国的革命事业还有很多曲折要走,还有很多问题急待我们解决,所以,我们该走了,这里终究不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国家。”
季诺维也夫重重地点头:“是该走了,再不走,我就要养成奢靡的生活习惯了。”说完自己哧哧哧地笑了。
列宁和加米涅夫也深以为然地笑了,的确,戈辉、宁远等特区的核心官员,实在太热情了,日常的招待都是最好的,虽然才十几天,但他们的体重都增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