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章 武媚诏见林羽,母子生隙,医途大唐,稻谷香,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来,自李贤监国并大力推行改革以来,武媚虽一开始是支持他的举措的,她也期望着大唐能够在改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随着改革引发的反对声浪越来越大,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她开始担忧改革的进度是否过快,是否已经超出了朝堂能够承受的范围。她多次与李贤私下交谈,每次交谈时,她都试图以一个母亲的身份,用温和且充满智慧的话语劝他适当放缓脚步,多考虑各方利益,平衡朝堂局势,维护大唐的稳定。然而,李贤却认为自己的改革是为了大唐的长远发展,刻不容缓,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于武媚的建议,他表面上虽恭敬聆听,低着头,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可内心却并不认同,在行动上也并未做出太多实质性的改变。
就在前几日,武媚再次与李贤谈及改革之事,两人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执。武媚神色严肃,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那眼中透露出的威严与关切交织在一起,说道:“贤儿,你如今的改革,已经引起了诸多不满,朝堂上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若再不加以调整,恐会危及朝堂稳定。” 李贤却一脸坚定,下巴微微扬起,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那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他对改革的执着信念,回应道:“母后,大唐积弊已久,若不大刀阔斧地改革,如何能实现长治久安?那些反对的声音,不过是旧势力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罢了,儿臣不能因为他们而退缩。” 武媚见他如此固执,心中不禁有些恼怒,双手猛地一拍座椅扶手,那扶手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她的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你这孩子,怎么如此不懂变通?朝堂之事,岂是你想得这般简单?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李贤也不甘示弱,向前跨出一步,挺直胸膛,那身姿仿佛在向武媚表明他绝不妥协的决心:“母后,儿臣一心为了大唐,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何母后就是不理解我?” 这一番激烈的争执之后,母子之间的气氛变得格外紧张,原本亲密无间的关系也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裂痕,仿佛一道鸿沟横亘在两人之间,难以跨越。
林羽听了武媚的诉说,心中也颇为感慨。他深知李贤的抱负与决心,那是一种为了大唐未来甘愿披荆斩棘的豪情壮志;他也明白武媚的担忧与无奈,作为大唐的实际掌权者之一,她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改革的推进,更是整个朝堂的稳定与大唐的长治久安。他斟酌着言辞,语气温和地说道:“娘娘,太子殿下心怀大志,这是大唐之福。他一心想要让大唐繁荣昌盛,这份心意天地可鉴。” 林羽微微低头,沉思片刻,而后再次抬头,目光坚定得如同夜空中闪烁的北极星,“只是改革之路本就艰难,犹如在荆棘丛中前行,需要兼顾各方。就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行船,既要朝着目标勇往直前,又要小心翼翼地避开暗礁和风浪。或许可以找个时机,让娘娘与太子殿下心平气和地再谈一次,臣也可从中斡旋,凭借微臣对双方的了解,努力调和矛盾,共同商讨出一个既能推进改革,又能稳定局势的方案。”
武媚微微闭上眼睛,仿佛在平复自己那因回忆起与太子的争执而有些激动的情绪,片刻后,她缓缓睁开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的扶手,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而后,她缓缓说道:“林爱卿所言不无道理,此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只是如今局势紧迫,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容不得半点差错。你且多留意朝堂动向,尤其是那些将领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新的情况,务必第一时间告知本宫,不得有误。” 她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那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她在这复杂局势中的艰难抉择与坚守。
林羽领命退下,他的身影在宫殿的长廊中渐行渐远。而武媚坐在宫殿中,目光透过那雕花木窗,望着窗外的天空。此时的天空中,乌云正缓缓聚集,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武媚心中满是对大唐未来的忧虑,那忧虑如同沉重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同时,她也为自己与儿子之间的关系感到无奈,那无奈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紧紧束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