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涩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5章 长春,大宋河山,品涩居士,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南去则是铁佛寺、鸿福寺、东西柏榆村。州北模天坡、角桥至仓王庙、十八寿圣尼寺、孟四翁酒店。州西北元有庶人园,有创台、流杯亭榭数处,放人春赏。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

但见次第春容满野,暖律暄睛,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杏花如绣,莹啼芳树,燕舞晴空,红妆按乐于宝榭层楼,白面行歌近画桥流水,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踘鲤狂,寻芳选胜,花絮时坠,金樽折翠簪红,蜂蝶暗随归骑

置身美景之中,醺醺然之欲醉,飘飘然如临仙境,心旷神怡,胸怀开阔。少不得有那京师年少放浪形骸,文人墨客恣意随性,亦有那年青女郎游走清笑若蝴蝶穿花,貌美歌妓抚琴吹箫唱天籁之音。

一行人走走停停,一路逗留赏景,倒也不觉累。

于王棣,更是感触良多。

那世世人言道一幅《清明上河图》说尽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凡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绘集了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但眼前所见之景物风情,又岂是一支画笔能描其万一的?

只是转念想到短短三十余年后这一切都不复存在、这座历史名城从此一蹶不振,心情不免复杂难言。

再看看那些个士子儒生,携美畅游,流连花丛,吟诗作对,浅吟低唱,何其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也?但国难当头之际,又有几人能挺一身傲骨弃笔从戎、提枪上马的?夸夸其谈者众,锐意进取者如王安石却为当世不容,这便是这个时代的悲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赵宋王朝沉疴久病,又焉能不轰然倒塌?

正自黯然,便听有人朗声唤道:“王初见,今日春意勃发,可有美文记之啊?”

抬眼望去,正是当今最风骚的大词人周邦彦,李师师随其左右,冲自己眨眨眼,算是打了招呼。

春暖花开,虽然尚未出正月,天气已是逐渐转暖,一路遇见的女郎妇人,皆是着了春裳,粉紫、黑紫、葱白、银灰、沉香,衫襦裙裤,窄、瘦、长、奇,欲与万花比娇斗艳。

李师师上身穿着粉紫色单襦,下身一条葱白长裙,一根青丝带束着流苏髻,娇丽明艳,灵气逼人。

记你妹啊?王棣很想爆粗口,还“王初见”,好刺耳的有没有。不过,与美成兄貌似关系不错,表面功夫还是得有的:“美成兄最善春词,正好一展文笔呢。”

一语双关。这位大叔风流浪荡惯了,多情而不专情,可是够春心荡漾的。

好吧,还是有私心的。人家风不风流与自己本无干系,似乎是牵扯到了李师师……虽然不想承认,但这小妮子身上洋溢着青春气息,且是那世的“四大名妓”之一,的确极具魅惑之力。汴京城传言周邦彦正在追求李师师,这让王棣有些吃味。当然,他自己是决计不会承认的。

至于“王初见”,倒非周邦彦首创,实在是那阕《木兰花》之决绝太过深婉动人,写尽了苦恋不得的幽怨凄楚。尤其引发了青楼歌妓的共鸣,据传汴京城有千百妓者闻之怮哭不止,梨花带雨。满城尽唱三郎词,从《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到《青玉案.元夕》、《鹊桥仙.七夕》乃至《清平乐.村居》等,形成一股风潮,好似你不唱三郎词,在这汴京城就没法开门做生意。

王棣自是大火了一把,再加上《菜根谭》的乍然问世,说句名动全城绝不为过。

苏辙乃为之张目曰:“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此可谓士林代表之言,皆云王三郎以弱冠之龄道尽为人处世之道,个中每多金句玉言,实乃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总之,此书谙合采儒、佛、道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读之可明道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开局签到刑警队

我喝毛峰

四合院:霸道的人生

天青无尘

五仁事件簿

刘彭茂生

我在俄国做寡头

伍德充沛

太上武神诀

不是

至尊战王

小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