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6章 下一战的方向,战国:开局一块地,衣见,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实楚王对于俘虏的处置方式,并不出乎众将的预料。
在以往,熊午良麾下的楚军每次俘获敌军士卒,也大多都是这么安排——想留下的就留下,不想留下的就放走。
虽说放走一部分壮丁回敌国,看起来很愚蠢……但也正如熊午良所言:要不是楚国长久以来树立的良好形象,那么刚刚结束的这场大战之中,又岂能有二十多万敌卒甘愿投降?
若是这些敌军没有投降,而是拼命反抗的话,楚军在此役的伤亡恐怕还会更多。
楚军的怀柔策略,既能大大降低占领区的民间抵抗,又能在战场上瓦解敌军的抵抗意志。
眼下将那些想要回家的俘虏放回去,看似愚蠢,实则是最优解!
尤其楚国的目的,最终是要一统七国滴——现在采用怀柔策略,也能大大收买敌国的民心。等到日后楚国一统天下的时候,免得他们隔三差五地闹别扭。
真实历史上的秦国就是反例啊!
在真实历史上,秦国灭楚的时候,倾尽举国之力打败了楚将项燕,然后大肆杀戮投降的楚卒,认为这样能让楚国没有更多的壮丁来组织有效的防御。
从当时的效果来看,秦军确实做到了他们想要的——项燕军惨败之后,方圆几百里被杀得几无成年男丁,秦国的大军顺利吞并楚国全境。
但代价是什么呢?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里,楚地大大小小的民变不计其数……秦末时期,率先掀起反秦浪潮的陈胜吴广,尽是楚人。包括项燕的后人项梁、项羽等,以及刘邦黑恶势力团伙……这些楚人可都是反秦主力。
在反秦的天下义军之中,那些楚国遗民们可谓最卖力了。
又譬如秦国在【长平】屠杀赵国的降卒——最后在灭赵之战中,赵国的女人、幼童都来助战,让秦军在【邯郸】城下损失惨重。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教训呐!
善待俘虏、放归战俘,从短时间来看不是好事;但是试想——楚王把这些战俘放回去,他们岂不感恩戴德?
结果各国君主还要再抓一次他们的壮丁,让死里逃生的他们再次去对抗楚军……心怀怨念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于是,就算楚军还要再次与他们作战,面对的抵抗力度也会大大降低!
再等到日后楚国占领他们的家乡的时候,甩出‘三年不征税、十年不抽丁’的大杀器——和故国残酷的‘榨干他们’政策进行对比之后,这些人对大楚的顺从程度会相当之高。
综上——长期来看,这样的怀柔策略大大有利于日后大楚的长治久安!
……
最让一众楚将兴奋的,其实是楚王口中那句‘羁押韩国战俘、先灭其国再放归’的吩咐。
好!太好了!
看来——在咱们楚王心中,这场‘第三次北伐大战’还没打完呢!
桀桀桀,还有更多的战功可捞!
而楚王要首个用兵夷灭其社稷的敌国,也俨然选好了——韩国是也。
“韩国,毗邻洛阳,地处中原腹心,乃兵家必争之地。夺下韩地全境,我军进兵路线可四通八达,其余各国均在我武军兵锋之下也。”熊午良指着舆图侃侃而道——
“另外,此国国力较弱,又无山川形胜之险,面对我携大胜而来的武军,定然没有还手之力。天下各国惨遭新败,且国内自顾不暇,也没有来援的能力。”
“战机绝佳!”
“关于辅助武军作战、负责占领敌城的戍卒的问题,大家也不用担心。”
“早在此战之前,寡人已经飞书屈原——令尹已经为我训练出来十万戍卒,随时待命。”
“此战,以十五万武军为攻坚主力,十万戍卒作为辅助,一举攻灭韩国!”
“诸君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