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某讲故事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三章 意外得安排,火红大明,呆某讲故事了,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来估计留不到2月份了。现在进入青州府的难民数量很大,三府的基建工作需要的并不多,也就是为了未来铁路前期的道路平整和开凿工作需要人左右,交通局那里预计如果是快速建设需要10万人左右花费五六年时间。
不过工业部和政治局那里的意见是人可以慢慢搞,现在登莱青三府的基建工作已经完成的非常充足。2000多公里的干道和支线道路,130个大小水库,2000公里的灌溉渠。其实现在登莱青说到底不缺工人,反倒是吕宋和巴布亚岛地区需要人。”吴启荣听着汇报。
“今年咱们往台湾地区运输了将近 人,我看暂时停下来吧,因为大规模船队运输人口,今年基本上都没怎么运货,虽然荷兰人西班牙人和日本人基本上都是自己运输,但是确实影响不少,让船员也好好休息一下,船只也需要保养一下子。朝鲜那边明年会下水5条船,登莱海军留下三条,其余船只也等到冰封期结束之后再进行运输工作吧。”
“李嵩又被返聘了?”此时在台湾的杨向东陶朗先等在正在观看今年的年度报告。
“沈老哥,你推荐的?”陶朗先扭头看向沈有容。
双方正在讨论的事情是关于琼州,也就是后世海南岛得事情。
自从今年海南岛全部成为清华公司管理之后,除了高级的官员依旧被囚禁之外,其余官员或被劳改或被公审大会判决死刑。
而海南岛发动叛乱的消息一直被封存到秋收之后,为什么要留到秋收之后才将此消息汇报,一方面发动起义的时候,去年第二季度的税收已经被送走了。而第一季度的夏税没有交付就是希望得到大明官员的注意,不过从结果上来看很明显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倒是有一些官员准备登陆海南岛来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但很明显外围船队的包围让这些官员不得不半路返回。
消息在今年传达到了大明内阁,但是此时大明正忙着处理。甘肃,陕西地区的叛乱。对于一个小小的琼州地区税收本就不高,而且当地发生叛乱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有时候消息不通也并非是很罕见的事情。
真正让这件事情发酵起来的就是第二季度的秋粮税收随着南部运输船将一部分军粮和铁矿石运输北上的时候,琼州岛地方派遣的代表和一名被囚禁的官员登船带着两个季度的税收,以及当地代表书写的万人请愿书前往京城。
从后续的消息上来看,崇祯皇帝的处理其实也并不算特别过分。一方面内阁官员在查看了万民请愿书之后也不敢怠慢。将书信和历年琼州府的税收清单全部上交给了崇祯皇帝。另一方面很明显兴化公司准备的很充分,因为从历年琼州地区交付给朝廷的税收上来开基本上能保证七成的完成率,而这次不仅将天启四年到今年的所有亏空补齐以外。还完全缴纳了琼州岛今年两季的全部税收,且除了这些以外,当地各军官官员贪污的罪证,还有查抄这些官员的家产清单也写的非常清楚。而用来安抚百姓还买耕牛农具花费也写的非常清楚,其余剩下的查抄东西也经过打包后送到了北京城。
虽然银子给的很足,事情办的很干脆利落,也很相识。但是你一个琼州岛起义的百姓居然能代替天子执行这种执法权,这本身就是对皇权的一种威胁。即使你重新提出了要求,朝廷安排官员继续前往琼州府任职的请求,但是这对于年轻的崇祯皇帝来说都是不可忍受的。但是内阁大臣可不这么认为,因为随从这些资料到的,还有关于南方商贸情况的资料,这些情况可是东林党吉利向隔绝崇祯皇帝的内容。
但是众人也很清楚这些知道内情的琼州岛地方人,也绝对是未来的心腹大患。所以众人为了保住东南商税的问题,极力安抚崇祯皇帝,既然琼州地方的百姓这么识相也愿意重新服从中央管理。总好过那些陕西地方的叛军和造反的百姓。这么说起来就是人比人货比货的问题。
于是整个关于琼州地方官重新任命的问题又提上了议程,其中袁崇焕作为此时崇祯皇帝非常信任的边疆大臣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袁崇焕也表示应该接受琼州地方百姓的要求。而不是派军队镇压造成南方的动乱。南方动乱很容易导致本来通过海运粮草和矿石铁锭得船队受到影响,现在大明不宜出现动荡。
既然大臣们都同意了接受琼州得叛乱,那就要考虑琼州岛的官员任命问题了。如果按照东林党人想法的话对于现在有威胁得琼州岛肯定是搞掉他们最好了,但是直接安排东林党人反倒是不太合适,而袁崇焕的要求是稳定!但是崇祯皇帝也比较清楚,不能安排南方官员前往,而北方也没有合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