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殿的八咫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沧州之行:运河畔的重逢与欢聚,戈壁与槐花的恋曲,宣德殿的八咫乌,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萌萌,这是叔叔的好同学陈默叔叔和林悦阿姨。” 韩天旭笑着介绍道。萌萌眨了眨眼睛,乖巧地说道:“陈默叔叔好,林悦阿姨好。” 那稚嫩的声音,如同银铃般清脆。
就在这时,韩天旭的哥哥韩天泽从屋里走了出来。韩天泽比韩天旭大五岁,身高一米八左右,身材魁梧,留着一头短发,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工作服,上面沾满了油污,显然是刚刚下班回来。“陈默,欢迎来到沧州!” 韩天泽笑着说道,声音低沉而有力。
“天泽哥,好久不见!” 陈默走上前去,和韩天泽握手。韩天泽的手宽大而粗糙,手上布满了老茧,这是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
众人走进院子,院子里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家具,一张石桌,几把石凳,还有一个秋千。院子的角落里,种着一棵高大的槐树,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伞,为院子带来一片阴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那是院子里的月季花散发出来的。
“快进屋坐吧,我给你们准备了早餐。” 韩天泽的妻子李芳从屋里走了出来,热情地招呼着。李芳三十多岁,身材苗条,留着一头长发,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她穿着一件淡紫色的连衣裙,系着一条围裙,身上散发着淡淡的洗衣液的香气。
屋内,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早餐,有热气腾腾的包子、金黄酥脆的油条、香气四溢的豆浆,还有沧州特色的羊肠子汤。“快尝尝,这都是沧州的特色早餐。” 韩天泽笑着说道,脸上洋溢着热情。
陈默和林悦坐了下来,开始品尝早餐。“嗯,味道真不错!” 陈默一边吃着包子,一边赞叹道。林悦也笑着点头:“这羊肠子汤味道浓郁,好喝极了。”
吃完早餐,韩天旭提议道:“今天我带你们去大运河边逛逛,那里有一座桥,和赵州桥有点像,特别壮观。” 陈默和林悦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众人来到大运河边,清晨的大运河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河面上,偶尔有几只小船缓缓驶过,泛起层层涟漪。微风拂过,带来河水淡淡的腥味,混合着岸边青草的香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不远处,那座类似赵州桥的石桥横跨在大运河上,桥身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栩栩如生的龙,有翩翩起舞的凤凰,还有各种奇花异草。韩天旭介绍道:“这座桥叫清风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沧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陈默和林悦走上桥,仔细欣赏着桥身上的雕刻。陈默一边看,一边用手轻轻抚摸着那些精美的图案,眼中满是赞叹:“这雕刻工艺真是精湛,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林悦也在一旁点头:“是啊,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
在桥上,他们遇到了一位正在写生的老人。老人六十多岁,身材清瘦,留着一头白发,戴着一副老花镜,眼神中透着一股专注。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一支画笔,正在画布上描绘着大运河的美景。陈默走上前去,和老人聊了起来。“大爷,您画得真好!” 陈默赞叹道。
老人抬起头,笑着说道:“谢谢夸奖,我就是喜欢画画,没事就来这里写生。大运河的景色每天都不一样,怎么画都画不够。” 说着,老人又低下头,继续创作。陈默和林悦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老人画画,被他的专注和对艺术的热爱所打动。
中午,阳光变得愈发炽热,众人找了一家河边的饭店,品尝着沧州的特色美食。饭店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有红烧鱼的鲜香、炒虾仁的清甜,还有沧州火锅鸡的麻辣。韩天泽点了几瓶啤酒,大家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着天,欢声笑语回荡在饭店里。
下午,他们沿着大运河继续前行,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河边有许多人在钓鱼,他们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着鱼儿上钩。还有一些孩子在河边嬉戏玩耍,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为大运河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的晚霞如同被打翻的颜料盘,将整个天空染成了绚丽的色彩。大运河在晚霞的映照下,宛如一条金色的丝带,美不胜收。众人来到一家茶馆,坐下来休息。茶馆里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墙壁上挂着一些书法作品和绘画,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今天玩得真开心。” 林悦笑着说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啊,好久没有这么放松过了。” 陈默也感慨道。韩天旭看着陈默和林悦,笑着说:“以后有时间,多来沧州玩,咱们兄弟俩好好聚聚。”
夜幕降临,星星如同镶嵌在夜空中的宝石,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