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从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两千四百七十八章 典籍的来历,重生之乘风而起,二子从周,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于这些投入全都是周至自己赚的这个问题,孔自丁甚至想都没有去想过,怎么可能?

“说起来,丁文江前辈,应该和肘子是一路人,两代学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文稿的接续。”孔自丁说道:“我认为,这是冥冥当中的天意。”

虽然大家都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从事历史研究工作,但是历史系连旦增大师那样的和尚都有,所以孔自丁这个彝族学者偶尔来上点宿命论的迷信,别人也说不上什么来。

“在民国初年的时候,彝文典籍最丰富的地区,当属滇省楚雄州。”孔自丁讲述道:“然而对彝文典籍的收集和现代翻译出版工作,却始于汉族学者。”

“民国3年的时候,我国着名地质学家丁文江从云南往四川,途经武定县的环州村时,当地土司的夫人那兰芳送给他一本彝文《占吉凶书》。”

“这本书是手抄本,字迹特殊,是先用朱砂写在草纸上的,后在上又盖了一层黑墨而成。”

“这部书由丁文江携至黔中,经大定县彝文经师罗文笔翻译,订名为《武定罗婺夷占吉凶书》,其后收入到了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爨文丛刻》中。”

“这是第一部用现代彝文特殊的四柱翻译法翻译的经书。”

“三十年后,另一位学者马学良先生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委派,到云南武定彝区调查彝族语言文字,住入茂莲那氏彝族土司衙署。正月十八日傍晚,在土署中召开有来自附近数县毕摩二十余人、民众数百人的毕摩大会。此后在土署收集、翻译和整理彝文典籍,兼作彝族礼俗调查研究,至同年十二月初一日返回昆明时,从土署带走彝文书籍两千一百余册彝文典籍。”

“其后这些资料成为了马学良先生研究彝族文献的第一手资料,出版了不少的着作,先后发表于民国发行的《边政公论》、《西南边疆》、《边疆从文》等刊物上。”

“只可惜因为战乱动荡等因素,这批珍贵的史料不知所踪了。”

“其中就有这部《武定罗婺夷占吉凶书》,以及《劝善经》木刻雕五十二块。”

“《劝善经》?”周至心中一动:“《彝文金石图录》里好像有啊?慕俄格旧城遗址里发现的一方残碑,要不找来看看?”

“不用找了。”孔自丁说道:“你的《彝文金石图录》现在是我们重要参考书目,慕俄格旧城遗址《劝善经》和你这次带来的两块雕版虽然有一些文辞上的细小差异,但内容无疑是同一本经文。”

“这部《吉凶书》,其内容与1936年商务印书馆《爨文丛刻》中收录的《武定罗婺夷占吉凶书》完全一致不说,就连其朱砂与黑墨两次抄写成书的制式,也和丁文江前辈留下的描述完全一致,因此我们断定其就是那氏送给丁先生的原稿。”

“两项证据结合到一起,我们现在有点期盼,当年马学良先生收集的两千多种彝文典籍,就在毕摩洞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16岁卖唱出道,吓懵现场歌手

快乐的舞蹈导师

斗破之我为雷帝

老贾的英才

末日求生:从土豆种植开始!

不起球的袜子

和前任小叔网恋后我红了

抚锦

重生逆袭成仙,开局撞破公主做歌姬?

孤雨随风

逃荒前,我捡灵芝赚了第一桶金

桃子削皮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