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杨仪其人
我是路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2章 杨仪其人,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我是路口,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还没等他想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蒋显就率先开口了,他刚才就觉得刘成好像有什么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就问了一句“你刚才有什么话想说么?”
刘成顿了一下,然后才抬起头,看着马通说道“刚才的话的确还没有说完,这一次我们能够这么顺利,就是因为有人帮了我们。”
“哦?是谁?”马通并没有说什么,反而是霍弋来了兴趣。
“是杨仪杨大人。”
马通的眉头一皱,他没想到是这个人,不过还是没有多说话,只是在心里琢磨着自己印象中的杨仪是怎么回事。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最初他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但是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
建兴八年(230年),被提拔为长史,加绥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出军,杨仪总是帮他制订规划,筹措粮草,做事不用过多的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完毕。军中礼节制度,都由杨仪安排和检查,诸葛亮深为爱惜杨仪的才干。
不过他和魏延彼此看不惯对方,一直都明争暗斗,诸葛亮一方面喜欢杨仪的才干,另一方面也借助魏延的骁勇,常恨二人不能很好相处,但又不忍心偏废他们任何一方,所以一直到他死这两个人都没有恢复关系。
诸葛亮生前已有密奏,认为杨仪性情急躁狭隘,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蒋琬于是为尚书令、益州刺史。
杨仪到京城后,被任命为中军师,没有部属,只是自己便宜行事而已。起初杨仪任先主手下的尚书,蒋琬为尚书郎,后来虽然都任丞相参军长史,杨仪每次随行,承担军中繁重的工作,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于是声色之间经常流露出怨愤表情,斥责他人叹息自己的言语发自内心。
当时人家都畏惧他出言不逊,不敢与他交往,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慰劳看望他。杨仪对费祎表示自己的怨恨忿怒,说了许多以前的事,还对费祎说:“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前就魏氏,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费祎便秘密地将这些话向上奏报。
建兴十三年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上书诽谤,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杨仪自杀,他的妻儿老小回到蜀地。
这个人看似比较悲剧,但他的悲剧结果却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毕竟正是他一手操办了魏延谋反案,并且诛杀了魏延全家老少,而这件让他总是觉得是自己大功劳的事情,在蜀汉其他重臣眼中却是非常令人恐怖的,要知道从捉拿到诛杀魏延全都是杨仪自己的主意,根本就就没有和朝廷打招呼,所以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被判处死刑了,只不过当时有很多事情都没有处理好,等到一切都理顺他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