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6章 福祸连南北,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福祸连南北
神京,城东郊外官道,阳光明媚,道路两旁,绿树青青,芳草如茵。</p>
贾琮的马车跟着甄家马车后,走出不到半里路程。</p>
看到前方官道旁一片空地,收尾相顾停靠三辆马车,还有五六个身形矫健的护卫,骑马在周边巡弋。</p>
居中的那辆马车前,站着个身形苗条的小姑娘,贾琮认得是甄芳青的丫鬟蓓儿。</p>
那蓓儿见了贾琮下了马车,笑着向他招手,上前说道:“琮三爷,我们姑娘在车上等你呢。”</p>
贾琮跟着蓓儿走到车前,轻轻掀开车帘,见甄芳青正坐在车中,正笑意盈盈的看他。</p>
贾琮见车内布置洁净清雅,车厢两侧各有一张小榻,叠放着纱枕薄毯,榻尾各摆一只雕花红漆木箱。</p>
一张小榻枕畔摆着一布偶,显得憨态可掬;另一张小榻枕畔放着几册书籍和两个卷轴。</p>
两边的车壁上还镶着几个陶瓶,里面插着不知名的野花,色彩绚丽,清香怡人,颇有野趣。</p>
贾琮大概能够猜到,这辆马车定是甄芳青和丫鬟蓓儿的起居之所。</p>
两张小榻之间,还摆了一张榆木案几,案几一侧放着两个蒲团。</p>
案几上摆了几碟精致小菜和干果,一把酒壶,两只鎏银瓷杯。</p>
甄芳青微笑说道:“原本我返归金陵,按照世家礼数,应到府上向老太太辞行,和府上姊妹话别。</p>
只是堂兄涉及火器私造旧案,眼下正被锦衣卫搜寻翻查,甄家已是嫌疑之身,玉章又是火器首倡之人。</p>
我想着此时走动,难免惹出话头,不想节外生枝,所以只能失礼了,玉章可不要见怪。”</p>
贾琮说道:“甄姑娘无须介怀,眼下正值事多,你急着回南,必有要事,不必过于拘礼。</p>
我来时家中二姐和其他姊妹,准了一些家常得用物件,让我带给你做送别之礼。”</p>
甄芳青笑道:“那我就先谢谢了,你回去帮我向迎春姐姐她们问好。</p>
有时我真的羡慕你家中那些姊妹,贾家国公门,你可知我名字芳青的由来。”</p>
贾琮见彼此的话题,变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有乐趣,似乎早没了道别的离愁氛围。</p>
笑道:“愿闻其详。”</p>
甄芳青说道:“我们甄家大宅南北向,有一条蜿蜒水榭,是从城中河道活水引入。</p>
我们二房的宅院就修在水榭旁边,那水榭两岸种满了柳树,听说已种了七八十个年头。</p>
我父亲年轻时也曾锐意科举,不到二十岁便中了秀才,但后来不知何缘故,改变了心志,投身营商之道。</p>
父亲常和我说起,他年轻时常在老宅水榭柳荫下读书,每当仲春,草木青青,柳絮芳菲,景致怡人。</p>
那是他一生最快意无忧的时光,一直念念难忘,后来就给我起名芳青。”</p>
甄芳青言笑晏晏,随意看向窗外,察觉天光渐渐收敛,两人谈兴正浓,残酒已尽,不知觉时间过得飞快。</p>
她方才还是欣然的心情,突然变得有些暗淡。</p>
她话音有些低落,说道:“玉章,我们在金陵之时,虽然常有见面,但很少能像今天这样说话。</p>
我真想我们常常能像今天这样,但我这次回返金陵,南北相隔千里。</p>
各自家门风云福祸难测,以后只怕再见面都不易了,更不用说像现在这样促膝而谈。</p>
这几日我都在想,如果你家老爷没有过世,我们两个现在会怎么样。</p>
我不知道要真是这样,你会怎么样,心里会怎么想,但是我心中必定是很得意的。”</p>
甄芳青说到最后,语音微有几分颤抖,即便她才智出众,飒爽果决,突然吐露真言,还是不由心神悸动。</p>
贾琮了这话,心中微微一震,转头看着甄芳青,见她俏脸生出红晕,杯空壶干,似乎不胜酒力,似乎又不是……</p>
“我知道你是个有能为有本事的人,但凡你这样的人物,都不愿自己的事情,被他人做主。</p>
老太妃疼爱我,想在临去之前,给我找一个好归宿,想给甄家找一臂助。</p>
可是谁也没有问过,你愿不愿意,我想我们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少到尽兴说话的机会都没多少。</p>
我常常在想,当初我在宫中陪伴老太妃,你我都同在神京,那时你明珠蒙尘,受人冷落。</p>
要是那时候我就认识你,你说该多好,我们两个心性志趣相近,一定有很多话能说,一定会很要好。</p>
可是世事变幻,人有百种,际遇不同,缘法各异,岂能尽如人意,情深缘浅,命数使然,莫问苍天。”</p>
贾琮听她话语低沉而缠绵,充满遐思和遗憾,透着欲说还休的痴意,内心不禁微微震颤。</p>
她这些话语,似乎不像是说给贾琮听,倒像是在扪心自问,说给她自己听的……</p>
贾琮见她突然吐露心迹,一时有些失神,心潮起伏不定。</p>
突然感到手中绵软柔滑,手掌被甄芳青轻轻握住,他情不自禁五指扣拢,将他的手紧握住,似乎不舍得再放开。</p>
耳边响起甄芳青话语:“玉章,世人皆言,白首如新,倾盖如故,不知道我们是哪一种。</p>
以后南北相隔,世事艰难,家门变幻,即便不堪相见,也是与人无尤,不过从天受命罢了。</p>
只是你不管在哪里,都记得常想一想我……”</p>
……南下的官道上,一轮红日渐渐西沉,初夏古道,枯荣芳草,都被映照得一片火红。</p>
贾琮站在自己马车旁,眺望南下官道之上,首尾相接的四辆马车,正缓缓远去,直到消失在天尽头。</p>
马车上甄芳青俏脸粉红,左手轻轻揉搓右掌,明眸秋波婉转,更胜娇美。</p>
那柔白如玉的纤手,印了几道清晰可见指痕,衬着女儿家娇嫩的肌肤,显的异常醒目。</p>
甄芳青抚过那指痕,忍不住倩然一笑,想是他方才握的太紧,连手指印都落下了……</p>
这指痕虽只是落在她手上,但似乎印在她心里,只怕再难褪去。</p>
丫鬟蓓儿见自己姑娘脸儿红红,神情有些古怪。</p>
好奇问道:“姑娘,你和琮三爷都说什么体己话,在马车里呆了好久。”</p>
甄芳青俏脸似乎愈发通红,但也没怪小丫鬟唠叨。</p>
微笑说道:“我们说了许多话,都是以前没说过的话,以后即便相见不易,也能常常想起,多了不少念想……”</p>
……</p>
贾琮给甄芳青送行后,返回府中已夜幕降临。</p>
迎春、黛玉、探春等姊妹听到消息,心里都微觉奇怪,没想到他去送行,竟耗费了大半日时间。</p>
但她们想到他和甄芳青毕竟有过婚姻之约,虽然亲事夭折,但两人的渊源已结下。</p>
谁都看得出来,人物出众的甄姑娘,对贾琮可颇为用心。</p>
如今这两人远别在即,竟有这许多话要说,一说就要半天光景。</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