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蓝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章 调解智慧,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梦幻蓝天,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巴黎文化展的筹备工作刚启动,务婆就病倒了。

龙安心接到吴晓梅电话时是凌晨三点。话筒里传来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务婆发高烧,一直在说胡话...村医说可能是肺炎...\"

他胡乱套上衣服就往务婆家跑。十月的夜风已经带着刺骨的寒意,月亮躲在云层后面,只有手电筒的光照亮泥泞的山路。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更添几分凄惶。

务婆的吊脚楼里挤满了人。吴父在火塘边熬药,几个寨老围坐在内室门口低声诵经,吴晓梅和村医守在床边。龙安心挤进去时,看见老人躺在床上,脸色灰白得像旧报纸,呼吸急促而浅薄。与几天前答应去巴黎时的精神判若两人。

\"怎么样?\"龙安心轻声问。

村医摇摇头:\"肺部感染,年纪大了...\"他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吴晓梅拉着龙安心走到外间:\"务婆醒时说,想见你。\"

\"我?\"

\"她说有东西要交给你。\"

内室里突然传来一阵微弱的歌声。龙安心和吴晓梅赶紧回去,发现务婆半睁着眼睛,干裂的嘴唇轻轻开合,唱的是《开天辟地歌》的片段——蝴蝶妈妈产下十二个蛋,孵化出雷公、龙、虎、蛇...以及人类始祖姜央。

歌声断断续续,时而变成无意义的呢喃,但老人的手指始终在床单上划着什么图案。龙安心仔细辨认,发现那似乎是星辰纹的轮廓。

\"她在担心巴黎展览的事?\"龙安心小声问。

吴晓梅摇头:\"不只是展览...那首《开天辟地歌》全本五千多行,会完整唱的只有务婆了。如果...\"她哽住了,没说出那个假设。

龙安心突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务婆不只是个普通老人,她是活着的文化宝库,储存着苗族几千年的历史记忆。一旦她离去,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古歌就像断了线的珍珠,再也串不起来。

\"我们得录音,\"他脱口而出,\"趁现在还来得及。\"

村医抬起头:\"以她现在的状态...\"

\"哪怕只录一段!\"龙安心已经掏出手机,\"晓梅,你问问务婆,愿不愿意现在唱几句,我们录下来...\"

吴晓梅俯身在老人耳边用苗语说了几句。务婆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挣扎着要坐起来。众人连忙扶起她,在背后垫上枕头。

老人虚弱但坚定地摇了摇头,指向墙角的老式樟木箱。吴晓梅会意,取来箱子里的一本空白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她不肯用手机录,\"吴晓梅翻译道,\"说古歌必须'用钢笔写在好纸上',这是规矩。\"

龙安心想起非遗申请时务婆坚持手写谱系的情景。对老人来说,某些仪式感比效率更重要。他迅速调整方案:\"好,晓梅你负责记录歌词,我用专业设备录音做备份,张明可以...\"

\"张明去省城买药材了,\"吴晓梅说,\"一时回不来。\"

\"那就我们俩。\"龙安心跑回合作社,取来录音设备和笔记本电脑。

当他们回到务婆家时,老人已经被扶到火塘边的藤椅上,身上裹着厚厚的毛毯。吴父在火塘里添了几块枫木,火光映在务婆沟壑纵横的脸上,给她镀上一层短暂的红润。

\"开始吧。\"吴晓梅打开笔记本,钢笔吸饱墨水。

龙安心调试好录音设备,比了个oK的手势。

务婆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当她再次开口时,声音虽然微弱,却出奇地清晰有力。那不再是病榻上的呻吟,而是一位歌师庄严的吟诵——苗族创世史诗《开天辟地歌》的第一章。

\"云雾生下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下十二个蛋...\"吴晓梅快速记录着,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龙安心则盯着录音设备的电平表,确保每个音节都被清晰捕捉。

录制进行了约十分钟,务婆的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她停下来喘息,吴晓梅赶紧递上药茶。老人啜饮几口,坚持继续。

第二章讲述的是鹡宇鸟孵蛋的故事。务婆的嗓音变得更加嘶哑,但音调依然准确。龙安心注意到,每当唱到关键情节,老人的手指就会不自觉地做出相应动作——模仿蝴蝶振翅、鹡宇鸟翻蛋...仿佛整个人都回到了创世之初的神圣时刻。

突然,务婆剧烈咳嗽起来,歌声戛然而止。她弯下腰,痛苦地捂住胸口。吴晓梅连忙拍背,村医上前检查,示意暂停录制。

\"今天就到这里吧,\"村医低声说,\"太耗神了。\"

务婆却抓住吴晓梅的手腕,用苗语急切地说着什么。龙安心听不懂,但从吴晓梅惊讶的表情判断,内容非同寻常。

\"她说...\"吴晓梅转向龙安心,\"要我们明天带三样东西来:一块新白布、一包盐巴,还有...合作社最好的录音笔。\"

龙安心一头雾水,但还是点头答应。务婆又说了几句,便疲惫地闭上眼睛。村医示意大家退出,让老人休息。

\"她说什么?\"走到院子里,龙安心忍不住问。

吴晓梅的表情复杂:\"务婆说...她梦见蝴蝶妈妈来召唤了。时间不多,要用'捆歌'的方式把最重要的传下来。\"

\"捆歌?\"

\"一种古老仪式。歌师预感自己将死时,会选一块干净的白布,边唱边把毕生所学的歌'捆'在里面,传给下一代。\"月光下,吴晓梅的眼中闪着泪光,\"她说巴黎太远了,等不到了...\"

龙安心胸口像压了块石头。他抬头望向务婆的窗口,那里还亮着微弱的灯光,映出老人佝偻的剪影。

\"那我们就抓紧每一分钟,\"他坚定地说,\"明天一早就开始全面录制。\"

第二天清晨,龙安心带着合作社最好的录音设备和一沓新笔记本来到务婆家。令他惊讶的是,张明已经回来了,正在院子里调试一套复杂的录音系统。

\"你怎么...?\"

\"吴晓梅半夜打电话,\"张明指了指眼圈下的青黑,\"我包车赶回来的,顺便从学校借了这套专业设备。24bit\/96khz采样,足够保存最细微的音色变化。\"

龙安心拍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屋内,务婆的状态比预期好。高烧稍退,精神也清明许多。她坐在火塘边,身上盖着那件旧苗衣,正在对吴晓梅口述什么。看到龙安心进来,老人招招手。

\"务婆说,\"吴晓梅翻译道,\"今天先从《洪水滔天》开始,这是最紧急的。\"

\"为什么?\"

\"因为全寨只有她记得完整版本。其他歌师最多会唱几百行,她能唱一千五百多行,包括所有支系变体。\"

张明小声嘀咕:\"一千五百行...得录到什么时候...\"

务婆似乎听懂了,突然用生硬的汉语说:\"三天。我,三天唱完。\"

龙安心和张明面面相觑。三天录制一千五百行古歌,对九十二岁的病人来说简直是玩命。但老人眼中的决心让他们无法反对。

准备工作迅速就绪。张明的专业设备架在角落,确保收录最佳音质;龙安心用手机做备份录音;吴晓梅负责文字记录;吴父则随时准备熬药和食物。务婆要求的白布、盐巴和合作社录音笔也摆在旁边的小桌上,用途暂时不明。

录制开始前,务婆做了个简单仪式。她将盐巴撒在火塘边,用苗语念了一段祷词,然后示意可以开始了。

《洪水滔天》讲述的是苗族先祖在灭世洪水中幸存的故事。务婆的嗓音虽然沙哑,但一开口就仿佛变了个人——音调抑扬顿挫,时而高亢如雷,时而低沉如地鸣。即使听不懂歌词,也能感受到那种磅礴的叙事力量。

\"...姜央种下葫芦籽,三天长叶,七天爬藤...\"吴晓梅的钢笔飞速移动,不时停下来确认某个词的写法。龙安心这才意识到,将口传史诗转化为文字有多困难——很多古苗语词汇根本没有对应汉字,只能音译或创造新字。

录制持续了约两小时,中间休息了三次。务婆每次停顿都精确地记住中断的位置,下次接着唱分毫不差,就像一台精密的录音机。龙安心不禁想起父亲说过,老木匠看一眼木料就知道能做什么,那是几十年经验积累的直觉。务婆对古歌的掌控,何尝不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靠赶海起家,校花反过来追我

半白半黑

我正在古墓现场直播

风落樱满肩

技能全神话?抱歉,我掠夺的!

忘尘不忘仙

北凉世子?我让徐凤年当去

琅琊君

失踪十年后,大小姐回来了

荢璇

爆裂飞车:我的飞车是神兽

祈愿的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