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匠人巧女,嫩模被黑人粗大挺进,古月墨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德元年腊月初二,雪粒子如碎玉般扑打豹房窗纸,发出细碎的「沙沙」声。朱厚照坐在暖烘烘的炕上,掌心握着一枚刚养了七日的铜活字,只觉触手温润如羊脂,不复前日的冷硬。案几旁,王巧儿跪坐在猩红毡垫上,膝头摆着棉油罐和细棉线,正专注地给活字上油。
这是王祯的孙女,年方十六,生得一副标准的瓜子脸,眉如远黛,丹凤眼微微上挑,眼尾藏着颗若隐若现的泪痣。她身着家常青布裙衫,袖口挽起三寸,露出一截雪白的小臂,腕间沾着星点墨渍,却更衬得肌肤胜雪。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切入,在她发顶镀上一层金边,乌发用粗布巾随意束起,几缕碎发垂在耳畔,随着她低头的动作轻轻颤动。
「皇上请看,」她举起一枚「火」字活字,棉线在修长的指缝间翻飞,动作如蝴蝶穿花般灵巧,「养字如养玉,得顺着铜纹打圈儿擦。」她的声音清亮如银铃,带着匠人家女儿特有的利落,「祖父说,铜吸足了棉油,便如人吃足了饭,才有力气「吐」墨。」阳光落在她侧脸上,睫毛在眼下投出细密的阴影,鼻尖微微发亮,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因靠近皇帝而紧张。
朱厚照接过活字,指尖触到她方才擦过的痕迹,果然光滑如缎,纹路间还凝着淡淡棉油香。他忽然想起《天工开物》中「养器如养民」的批注,不禁笑道:「巧儿这双手,比工部那些老爷的嘴管用多了。若让他们来养活字,怕是要拿官腔把铜字噎着。」
王巧儿耳根倏地红了,像初开的胭脂牡丹,低头用袖口蹭去鼻尖墨点,露出一截白皙的脖颈,如天鹅般优美:「皇上谬赞,民女不过按祖父的法子做事。这养字的功夫,哪及得上皇上日理万机?」她说话间,腕间的铜铃铛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响,与窗外雪粒击打窗纸的声音相映成趣。
正说话间,张忠掀帘而入,带进一团刺骨寒气,帽檐上的积雪簌簌掉落:「皇上,杨首辅在文华殿候着,说有紧急军情。」他瞥见炕边的王巧儿,目光在她袖口的墨渍上顿了顿,随即垂眸退到一旁。
朱厚照起身时,袖中藏着的火铳模型突然滑落,铜件撞击青砖发出「当啷」脆响。王巧儿反应极快,身形微侧便稳稳接住,指尖触到裂缝处嵌着的铁珠,瞳孔骤然缩紧——那铁珠中间的穿孔,分明与祖父腰间「铁锚会」信物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