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章 父亲牌砚台,侯府乳奴(一)古言,姜禾,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直到月底,沈继业才抽空带沈淮去河边捡石头,两人捡了一大筐,拿回家后挑选出喜欢的石头进行清洗加工。
为了把砚台做好,沈继业还把自己以前用坏的砚台拿出来做参照物。
第一次动手,经验不足,弄坏了好几块石头才慢慢找到手感。
成品出来的时候,黄氏连忙把之前买好的笔墨纸拿出来,让沈继业试试效果。
沈继业一边磨墨一边跟沈淮说,磨墨的一些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同时还教沈淮怎么看墨的成色,来判断墨是否磨好了。
试笔的时候,沈继业把毛笔让给沈淮,还美曰其名说,开笔仪式必须由使用者来写第一笔。
沈淮前世是学过毛笔字的,这辈子是第一次拿笔。
他屏住呼吸,小心仔细的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字写的不好,还很大个,不过字迹是完整的,能看出来写的是什么。
“字体很清晰,不错不错。”沈七刀夸赞道,“等你握笔稳了,爷爷在给你买更好的墨条和砚台。”
沈淮笑着把笔给沈七刀,“爷爷,你也写一个吧,就当是祝贺我准备成为读书郎,好不好?”
“好。”沈七刀欣然在纸上写下‘顺利’二字,“希望三郎以后在读书一道上,顺顺利利的。”
接着,沈继业也写了‘平安’两字,希望沈淮平平安安。
沈月和沈杏觉得好玩,各自写了自己的名字,笔画歪歪扭扭的,被黄氏笑说像鸡爪。
转眼间来到八月,稻田里的稻子成熟了。
远远看去,金灿灿一片。
沈家为了不耽搁沈淮拜师,特意从村中请了三位青壮过来帮忙,工钱一天十五文,不包饭食。
三个小的,留在家中喂鸡喂猪晒稻谷
沈淮的任务是喂鸡、翻晒稻谷,闲下来的时间,他会坐在屋檐下,用毛笔蘸水,然后在凳子上练字,找找手感。
有时候沈月和沈杏有空,也会过来写。
沈继业见到了,还会教她们认字,至于学了多少,并没有强求。
林氏更不会说‘女娃子识字有什么用’这样的话,因为她闺女沈春兰就是沾了识字的便利,才能在林家处理各种账目。
黄氏呢,娘家人靠不住,只会希望三个孩子将来都能出息。
沈家今年一共种了十六亩水稻,加上三个帮工,七人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五前收割完毕。
十五这天,林氏还特意去镇上买鱼买肉,庆祝丰收,顺道把去年没过的拜月节也补上了。
到了晚上,全家坐在院子里,一边吃着糍粑唠嗑,一边赏月。
拜师前一晚,沈七刀随意翻了几页黄历,发现十八是个好日子,宜出行、宜求学、宜拜师。
第二天一早,沈淮穿戴整齐,就跟着沈七刀和沈继业去了魏家学堂。
管家知道他们过来拜师,早早就在门口候着了。
进去的时候,还提醒道,“今日老爷也来,可能还会考校一二,小公子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沈七刀和沈继业听到两位夫子都在,顿时紧张起来。
反观沈淮,一脸淡定。
三人来到客厅,屁股还没坐热,魏夫子和小魏夫子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