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小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0章 茫茫冰原,单亲父女的云雨生活小说,司徒小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4小时后,“雪龙”临时北极科学考察前哨站。

这里是地球上最孤寂、最严酷的舞台之一,距离那象征世界之巅的地理北极点直线距离已不足六百公里——一个因脚下巨大浮冰板块永不停歇的漂移而时刻变动的数字。

空气仿佛被冻结成了固态,温度计上那令人胆寒的零下25摄氏度读数,无声地诉说着此地生存条件的极端与卓绝。每一口吸入的空气都像是在吞咽细碎的冰晶,刺痛着肺叶。

为了迎接这批特殊的“访客”,常驻于此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早已在接到加密指令后,动用了所有可用的工程设备,顶着刺骨寒风,在一片相对平坦的冰原上清理并压实出了一条仅供起降的简易跑道。

这条冰雪跑道粗糙而脆弱,边缘用高亮度的荧光杆勉强标记,尽头则安置了几盏大功率、由独立电源供能的LEd警示灯,在弥漫的冰雾中闪烁着微弱却关键的光芒。这是人类智慧在与极地蛮荒对抗中,所能创造的最原始也最有效的信标。

时间缓缓滑入这个高纬度地区永恒的、光线昏暗的“下午”,狂风裹挟着雪粒,如同愤怒的白色巨兽般在冰原上肆虐咆哮,能见度被压缩到不足百米,天地间一片混沌。

就在这片白色的地狱风暴中,一阵与风啸声截然不同、频率更低沉、更具穿透力的螺旋桨轰鸣声,极难察觉地渗透进来,预示着文明造物的降临。

倏忽之间,一架翼展宽大、机身覆盖着一层厚厚积雪与冰凌的运-9中型战术运输机,如同从另一个维度猛然撕裂帷幕般,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低垂的、铅灰色云层之下。

它庞大的身躯在风雪中显得有些摇晃,但目标明确——直指那条在冰原上若隐若现的、由人类意志强行开辟出来的简易跑道。

没有导航塔台的精确引导,没有地面控制中心的雷达监控,更没有专业地勤人员的辅助,能否将这架承载着特殊使命与沉重装备的“空中骆驼”平稳地降落在这片危机四伏的浮冰之上,考验的不仅仅是飞机的结构强度,更是驾驶舱内那位飞行员那钢铁般的神经、临场决断的智慧,以及千锤百炼、已臻化境的飞行技艺。

沉重的起落架带着液压系统的轻微嘶鸣被缓缓放下,三组轮胎在触及冰面的前一刻几乎与飞速接近的白色大地融为一体。四具大功率涡桨发动机反桨产生的巨大气流,卷起漫天冰雪,形成一道令人睁不开眼的、刺骨的白色漩涡,狠狠地冲击着跑道周围那些早已等候多时、裹得严严实实的科考队员们。他们的防寒面罩上瞬间凝结了一层白霜,连眨眼都变得困难。

万幸的是,奇迹终究眷顾了勇敢者,伴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和机体的轻微震颤,驾驶员凭借着对飞机性能的极致理解和对环境的精准判断,最终还是稳稳地“钉”住了这个庞然大物,使其在跑道末端堪堪停下。

巨大的机舱后部货舱门,在液压装置的驱动下发出沉重的“嗡嗡”声,开始缓缓向下开启。早已冻得瑟瑟发抖的科考站人员见状,立刻顶着风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迎上前去,准备接洽,迎接这批从遥远文明腹地、跨越万里冰封而来的不速之客。

缓缓下降的、如同巨兽下颌般的舱门之后,率先映入眼帘的,是身着全套极地特种作战服、几乎被包裹成一个“粽子”的秦风。

厚重的多层防护服、加热内衬、防寒头盔与面罩......即便武装到了牙齿,但当那股独属于北极圈核心地带的、仿佛能冻结灵魂的酷寒空气涌入机舱的瞬间,还是让他这个在南方长大、连像样的雪景都没见过几次的\"伤员\",控制不住地打了一个剧烈的寒颤。

还未完全愈合的伤口在低温下隐隐作痛,提醒着他不久前才经历过的生死搏杀。若非学院那不容置疑的最高指令,他此刻本应在某个温暖的海滨疗养院,享受着来之不易、带着伤却也算安逸的假期,而不是被空投到这个世界的尽头,去追寻一具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遗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妈妈说她结扎了干了没事

夜天尘

侯府乳奴(一)古言

人间萧瑟处

老太爷的小乳妓(H)

spiral0

春闺娇啼(H)高H产乳

道可叨

扶着少夫人被老爷C

末之未央

首长和乖乖女H灌满

张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