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音道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章 郁谷驿站,寻真求仙道,凡音道文,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少年吐气睁开眼睛已是天光大亮,光辉透过树梢洒下,在密林中形成一道道光柱。树下的篝火灰烬中升起袅袅青烟,小灰早早起身,在营地边甩着尾巴认真地啃食杂草,想要填饱肚子。
见状,少年连忙掏出马料喂给它,又拿出些盐巴让它一起吃下去,随后在石板上放上干粮,借着篝火余温炙烤,他则转身将蓬布等露宿物品都收拾好,堆在一起。
片刻后,少年等小灰开始消食,将温热的干粮烧饼叼在嘴里,开始将东西往小灰身上绑缚,小灰哼哼唧唧的打响鼻,有些不情愿。
少年在边上取土将篝火彻底灭了,牵着马去到溪水边。一人一马洗漱、饮用后,缓步走出密林,顺着官道漫步消食。
少年见日头渐高才一扯缰绳,小灰很有灵性,等少年坐稳便甩开四蹄奔驰在官道上,身后留下的一缕烟尘,渐渐随风飘散。
……
百罗国国内城池间由官道连接,而每一段官道上都遍布驿站,驿站之间普遍都是半天路程,这是步行速度,骑马的话,一日可度六驿,但今日少年起的晚,所以上午只过了两个驿站。
少年一路途径楠木驿站、北木驿站、去山驿站等等,快到第五个驿站时,他望了望天时,比昨日露宿时辰要早些,心中暗忖顺着官道行路确实要快,只可惜一路上的驿站不让平民入内。
少年这一路走来,见到驿站外挂着临时木牌的只有一个,随风摇曳的木牌上写着“食水”二字,平民路过时,付了银钱后由其内驿卒送出来,就地在围墙下歇脚、箪食,连少年这样的武林人士也都在外歇脚。
少年望向前路,即将通过的下一个驿站,叫做“郁谷驿站”。
这座驿站建在一座叫做“郁谷”的山谷之中,整座山谷由一座完整山峰裂开山腹形成,谷底官道比山谷上方还要宽阔,也导致谷底缺少阳光照射。又因其谷道狭窄、蜿蜒曲折,稍有声响,谷顶便会落下碎石,行人被砸的多了便学会噤声、缄默来通过此处,所以被取名郁谷。
官道边的谷口岩壁上刻着一些警告之语,提醒头铁之人不要去碰一碰,另外叮嘱来人惹下碎石被砸后,最好出力将其搬开,不要影响官道通行。
其实谷内有几段谷道是能见天光的,郁谷驿站便建在其中最大的一处,这段谷道之上有一处较为开阔的天窗洞口,天光就是通过洞口撒下山谷,将郁谷驿站圈在其内之时,也驱散了这一段谷道的阴暗。
因谷内狭窄,郁谷驿站两侧倚靠谷壁,整体形状随着山谷形状变得狭长,这座驿站腹下是一根根两尺之粗的木桩,木桩高丈半,横竖每间隔半丈便立有一根,这座郁谷驿站便趴在这些木桩之上。
狭长的郁谷驿站最高处有四层,矮处也有两层之高,这里建制规格远超普通驿站四倍,方便被谷道落石所阻的行人暂时落脚,也因此这郁谷驿站被允许接纳平民入住,但为了不影响驿站主要职能,这驿站被分隔两区,官、民。
官道便从这驿站腹下中间通过,超过官道规制的两边靠山处,还剩下不少形状大小不一的空地,这些空地通过木桩位置连接,围成了大大小小的格子,按照大小分成了一处处马棚、车棚、货棚等。
郁谷驿站虽然凌驾官道之上,官道可以通行的高度依旧保持在丈半左右,行入此间一点也不觉得狭窄、偪仄,两侧承柱之上都点有油灯,点点灯火点亮整个通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