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帽衣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姬家初登历史舞台,妈妈说她结扎了干了没事,带帽衣服,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们的故事要从一位叫姜原的女子说起。那是帝喾在位的一个深秋,身为元妃的姜原到郊外散心,走着走着,忽然看见田埂上有个巨大的脚印,足有常人两倍大,脚趾缝里还嵌着新鲜的泥土,仿佛刚踩出来不久。姜原心里莫名觉得欢喜,鬼使神差地把自己的脚踩了上去,这一踩不要紧,只觉得肚子里像是有只小鹿在撞,身子顿时变得沉甸甸的。十个月后,她生下一个男婴,红通通的小脸皱巴巴的,可姜原却高兴不起来 —— 自己身为帝喾的正妻,却莫名其妙受孕生子,这要是传出去,怕是要被人说成妖怪。

“一定是那个巨人脚印的缘故。” 姜原盯着孩子发愁,越看越觉得这孩子来得蹊跷。她咬咬牙,决定把孩子扔掉。第一天,她把婴儿放在狭窄的小巷里,想着让过往的车马带走这个 “不祥之物”。可奇怪的是,拉车的马走到婴儿旁边,都乖乖地绕道走,牛儿更是停下脚步,用舌头轻轻舔婴儿的襁褓。姜原躲在墙角看得目瞪口呆,心想这孩子难道真有什么神奇之处?

第二天,她把孩子抱到山林里,想让野兽吃掉他。可刚放下孩子,就听见不远处传来砍柴人的歌声,一群人说说笑笑地走进山林,吓得她赶紧把孩子抱走。第三天,她狠下心,把婴儿放在结着薄冰的水渠上,心想这次总该被冻死了吧。没想到一群大雁从天上飞下来,展开翅膀把孩子护在中间,羽毛上的露珠滴在婴儿脸上,小家伙不但没哭,反而咯咯地笑了起来。姜原再也忍不住,跑过去把孩子抱在怀里,眼泪止不住地流:“看来是上天让我收养你啊。” 因为最初想抛弃他,所以给孩子取名叫 “弃”。

弃小时候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别的孩子玩泥巴、追蝴蝶,他却喜欢蹲在田里观察庄稼。他会把野生的麻和豆子种在自家院子里,每天浇水施肥,长出的麻比别人的高半头,豆子也颗颗饱满。有一次,村里的老人看着他种的豆子惊叹:“这孩子种的豆子,比我老头子种了一辈子的还好。” 弃听了,摸着后脑勺傻笑:“我就是觉得它们喜欢长在松软的土里,多松松土,多浇点水,它们就长得开心啦。”

等弃长大成人,更是把心思全放在农耕上。他背着竹篓走遍山野,观察哪里的土地适合种谷子,哪里适合种大豆。有一回,他发现山南水北的坡地特别适合种小麦,就带着村民开垦荒地,教大家翻土、播种、施肥。刚开始大家将信将疑,没想到秋收时,那片坡地的小麦产量比普通田地高出三成,从此大家都跟着他学种地,称他为 “农神”。

帝尧听说了弃的本事,专门派人请他去当农师。弃背着自己用了多年的木耜进宫,尧帝看着这个皮肤黝黑、穿着粗布衣裳的汉子,笑着说:“听说你能让土地增产,可有什么秘诀?” 弃挠挠头:“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多看看土地的脾气,它喜欢湿润就多浇水,喜欢肥沃就多施肥,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尧帝听了哈哈大笑,当即封他为农师,让他掌管天下农耕。

到了帝舜在位时,天下闹饥荒,舜帝找到弃说:“黎民百姓都在挨饿,你得想想办法啊。” 弃二话不说,带着弟子们走遍九州,根据各地的水土特点,推广不同的农作物。在黄河流域教人种粟米,在江淮地区教人种水稻,还发明了轮作法,让土地休养生息。几年后,各地粮仓渐渐充实,百姓们再也不用饿肚子,大家都说:“后稷(弃的号)真是咱们的救命恩人啊。” 舜帝也很高兴,把邰地封给弃,赐姓姬氏,从此,姬姓家族在邰地扎根,渐渐发展壮大。

弃去世后,儿子不窋继位。此时夏朝的统治渐渐衰落,夏后氏不再重视农耕,把农官的职位形同虚设。不窋看着祖先传下来的农耕典籍无人问津,心里比被人打了还难受。有一天,他接到朝廷的命令,要他放下农具去带兵打仗,不窋仰天长叹:“我们姬家世代务农,如今却要弃农从戎,这不是违背祖先的心意吗?” 他果断辞去官职,带着家人和愿意追随的百姓,迁徙到戎狄之地。

在戎狄生活的日子并不好过,那里土地贫瘠,游牧民族经常来骚扰。不窋却没有放弃,他带着大家在河谷边开垦荒地,把中原的农耕技术教给当地人。有人嘲笑他们:“你们这些种地的,在我们这儿能活下来吗?” 不窋拍拍身上的泥土:“土地不会骗人,只要用心耕种,哪里都能长出粮食。” 在他的带领下,戎狄之地渐渐有了成片的农田,秋天丰收时,金黄的粟米堆成小山,连游牧民族的首领都忍不住来讨教种植技术。

不窋去世后,儿子鞠、孙子公刘相继继位。公刘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他看着戎狄之地虽然能种粮食,但资源匮乏,决定带领百姓迁徙。他沿着漆水、沮水考察,发现渭水流域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是个安家的好地方。迁徙路上,他让年轻人组成先锋队,提前勘探道路,让老人和孩子跟着后勤队,携带足够的粮食和衣物。到达渭水后,他带着大家砍伐树木,搭建房屋,在河边开垦良田,还利用山上的石材制作农具。

有一次,几个年轻人抱怨迁徙太累,公刘把他们带到新开垦的田地里,指着刚发芽的禾苗说:“现在累点,以后咱们的子孙就能在这里过上好日子,难道不值得吗?” 大家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再也没有怨言。几年后,渭水流域变得热闹起来,行人带着货物来来往往,居者家中粮食满仓,百姓们都说:“跟着公刘,有饭吃,有衣穿,这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周道的兴起,就是从公刘这一代开始的,后来的诗人写歌作曲,都是在怀念他的恩德。

公刘去世后,子孙们在豳地建国,历经多代,直到古公亶父继位。古公亶父是个仁慈宽厚的人,他继承了后稷和公刘的事业,注重德行和义气,深受国人爱戴。可是薰育戎狄却经常来攻打他们,先是索要财物,古公亶父二话不说,把国库的财宝都送给他们;后来又索要土地和百姓,百姓们愤怒了,纷纷拿起武器,要和戎狄决一死战。

古公亶父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愤怒的百姓,心里像刀割一样。他对大家说:“百姓拥立君主,是希望君主能为他们谋福利。现在戎狄攻打我们,是为了土地和百姓。百姓在我这里和在他们那里,有什么不同呢?如果因为我的缘故让百姓去打仗,看着他们父子兄弟相残,我实在不忍心。” 说完,他带着家人和亲信,悄悄离开豳地,越过漆水、沮水,翻过梁山,来到岐山脚下。

没想到,豳地的百姓听说古公亶父走了,竟然扶老携幼,全家追随而来。连周边国家的人听说古公亶父仁爱,也纷纷前来归附。古公亶父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没想到自己的一次迁徙,竟然得到这么多人的信任。在岐山脚下,他开始营建城郭房屋,把百姓分成不同的邑落居住,设立五官有司来管理事务。他还废除了戎狄的一些习俗,教大家建造房屋、开垦梯田,岐山渐渐成为一个繁荣的地方,百姓们唱歌跳舞,歌颂他的德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侯府乳奴(一)古言

错的不是我

老太爷的小乳妓(H)

言上清

春闺娇啼(H)高H产乳

爱钓鱼的唐先生

扶着少夫人被老爷C

凉小城

首长和乖乖女H灌满

风凌天下

描写男女到达巅峰描写

邪恶的胖子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