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神棍经济学:汉武帝创业初期的迷信与融资路演
带帽衣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神棍经济学:汉武帝创业初期的迷信与融资路演,妈妈说她结扎了干了没事,带帽衣服,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武皇帝刘彻初登大宝那年,长安城的卦摊生意突然火爆起来。这位 16 岁的少年天子刚把文帝、景帝的牌位请进太庙,就迫不及待在未央宫前殿摆了座三层高的青铜香炉,每天清晨带着满朝公卿对着东南方磕头 —— 像极了刚拿到天使轮的创业者,逢人就说 “我们有天神背书”。谁也没想到,这位注定要改写历史的雄主,创业初期竟被一群神棍带偏,在迷信与务实之间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大剧。
建元元年的春天,长安太学的儒生们集体亢奋。刘彻的 “招贤令” 一下,就像在学术圈扔下一枚炸弹,无数竹简雪花般飞进未央宫。赵绾、王臧这两位鲁国大儒,抱着 “复古改制” 的 bp(竹简版商业计划书)闯入朝堂,一开口就惊掉了老臣们的下巴:“陛下,咱得在城南建明堂,让诸侯们来朝拜,这叫‘制度自信’;再搞巡狩封禅,改历法、易服色,这叫‘品牌升级’!”
他们甚至画好了明堂的 cAd 图:五室十二堂,诸侯按方位落座,中央设天子祭台,周边配套 “诸侯招待所”“封禅纪念品商店”。刘彻听得热血沸腾,当场任命二人为公卿,相当于初创公司给了 cto 和 coo 的职位。那段时间,未央宫成了儒家设计院,竹简上画满了 “天子冕服设计图”“九州贡赋流程图”,连刘彻的车驾都准备换成绣有日月星辰的 “至尊版龙辇”。
可惜他们忘了,汉朝董事会里还有个终极话事人 —— 窦太后。这位历经三朝的老太太,此时正躺在长乐宫的榻上,对着《黄帝内经》打盹,听说孙子要搞儒家改制,立刻把茶盏往桌上一磕:“当年你爷爷、你爹靠黄老之术休养生息,才攒下这副家业,你们倒好,学书生搞虚头巴脑的东西?”
窦太后的反击来得猝不及防。她派心腹暗中调查赵绾,很快挖出猛料:这老兄居然收了齐威王后人的黄金,在 “明堂选址” 上搞利益输送。消息传到未央宫,刘彻正对着新设计的 “天子玉圭” 发呆,竹简 “啪嗒” 掉在地上 —— 他这才想起,奶奶的势力渗透着整个宫廷,连自己的近臣都是窦氏的眼线。
赵绾、王臧在狱中收到窦太后的 “劝降信” 时,正在修改 “封禅礼仪细则”。信里只有一句话:“黄老之术,如冬日之阳;儒术之学,若秋末之露。” 二人相视苦笑,明白在这位掌握军权的太皇太后面前,所有商业计划书都是废纸。当天夜里,他们用修竹简的刻刀自刎,血染红了未完成的 “巡狩路线图”—— 儒家改制的第一波创业热潮,就这么被董事会里的保守派掐死在摇篮里。
窦太后趁热打铁,在朝会上宣布:“今后朝堂之上,敢言‘改制’者,视同赵绾同党。” 同时把刘彻的近臣换了个遍,换成自己的侄子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 —— 这波操作,比现代公司的董事会改组还彻底,直接让年轻的 cEo 成了 “吉祥物”。
李少君走进武安侯府的那天,长安的贵族圈正在热议 “神秘方士”。这位自称 “年七十,能却老” 的中年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葛衣,腰间挂着个看不出材质的药囊,活像个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但当他在宴会上对着九十岁的老贵族说 “我曾与令祖父在柏寝台射猎,他左膝曾中鹿箭” 时,全场震惊 —— 老贵族颤抖着说:“先祖父临终前确实提过此事,那时我才五岁!”
这手 “记忆杀” 让李少君一夜爆红,成了长安城的 “玄学顶流”。见到刘彻时,他盯着宫里的青铜酒器突然惊呼:“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内壁应有‘仲父监制’铭文。” 工匠打磨后,果然露出小字,刘彻当场瞳孔地震:“先生莫非活了三百岁?” 李少君神秘一笑:“臣曾见安期生,食臣巨枣,大如五斗瓮,仙人居蓬莱,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接下来的操作堪称古代版 “商业路演”:他把 “祠灶 — 致物 — 化金 — 成仙” 包装成完整产业链,说祠灶能召唤鬼神,鬼神能点石成金,黄金餐具能延年益寿,寿长则可见仙人,仙人指路就能封禅不死。刘彻当场拍板成立 “祠灶专项小组”,任命李少君为首席研究员,拨上林苑千亩地作为实验室,还派船队出海寻找蓬莱仙岛 —— 这波操作,比现代创业者画饼还狠,直接把 “玄学” 变成了国家战略。
可惜李少君没撑到项目落地,一年后暴病而亡。刘彻却坚信他 “羽化成仙”,把他的药囊供在甘泉宫,还让黄锤史宽舒继承衣钵:“先生必是先去蓬莱打前站,尔等须继续研发。” 就像创业公司 cEo 相信 cto “渡劫失败”,继续给空气团队投钱,长安城的方士们见状,纷纷注册 “却老”“升仙” 等商标,玄学产业迎来井喷。
亳人薄诱忌更懂品牌运营。他上奏称 “天神贵者泰一,五帝乃其佐”,建议在长安东南郊建泰一祠,用太牢祭祀,开八通鬼道 —— 这相当于打造 “天神界的超级 Ip”,配套 “七天连祭” 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刘彻批准后,泰一祠成了长安城的网红打卡地,诸侯献祭的牛羊车马堆满祭坛,香火钱比少府收入还高。
尝到甜头后,薄诱忌开启 “矩阵营销”:有人提议 “祭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他立刻建议在泰一坛旁加建分坛,搞 “天神家族” 概念;又有人提出 “祭黄帝用枭破镜,冥羊用羊”,他顺水推舟设计 “诸神套餐”,把祭祀变成了 “盲盒消费”—— 祭不同的神用不同的祭品,价格从 “太牢(牛)” 到 “干鱼” 不等,满足各阶层需求。
最绝的是 “祥瑞联动”:上林苑猎到一只独角兽,薄诱忌立刻宣布 “此乃麒麟现世,陛下封禅可期”,搞得刘彻迫不及待想泰山封禅,济北王趁机献泰山及旁邑,玩起 “土地换政策” 的套路。刘彻照单全收,顺便把常山郡收归中央 —— 玄学营销意外成了中央集权的神助攻。
上林苑的白鹿,成了刘彻的 “金融试验田”。他看着这些在草地上蹦跶的生物,突然灵感闪现:“朕的皮币,诸侯朝觐必用之。” 于是下令将白鹿皮制成三尺见方的 “皮币”,定价 40 万钱,规定诸侯觐见时必须用它包裹玉璧 —— 而白鹿在皇家动物园多到需要定期淘汰,成本几乎为零。
这波操作,相当于初创公司用 cEo 的签名照当货币,强制经销商购买。齐相卜式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一张鹿皮抵万亩良田,这和抢钱有啥区别?” 刘彻直接将他下狱,杀鸡儆猴。济北王、河间王等聪明诸侯立刻响应,纷纷献地换皮币,顺便拍马:“陛下神算,皮币乃天赐祥瑞,诸侯得之,如得天神庇佑。”
更妙的是配套政策:献皮币者可减免赋税,拒绝者以 “对天神不敬” 论处。一时间,长安的皮币交易所人满为患,诸侯们一边骂娘一边抢购,刘彻则用换来的土地扩充中央直辖郡,一举两得 —— 玄学赋能的金融创新,成了集权路上的收割机。
李少君的 “丹砂化黄金” 项目失败后,刘彻转向 “祥瑞造币”。他宣称在宜春宫挖到白金矿,上面天然形成龙、马、龟三种图案,乃 “天神降瑞”,于是铸成三种货币:龙币值三千,马币值五百,龟币值三百。造币诏书里写得神乎其神:“龙者,天子象征;马者,天马行空;龟者,长寿延年,持此币者,诸神护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