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借车,进村收人参
逝去如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章 借车,进村收人参,在婚房被伴郎C了2个小时的后果,逝去如风,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县志!”
陈晓军脑中灵光一闪。
一个地方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物产资源,县志里通常会有记载。
在这个没有手机,电脑也难以查到细致信息的年代,图书馆里的书,非常有用。
但时间已晚,他只能明早再去图书馆了。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陈晓军骑着自行车来到图书馆,很快便找到了一本厚厚的、纸页泛黄的《本县县志》。
图书馆里很安静,只有他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陈晓军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干扰,目光如炬,在那密密麻麻的字中快速搜寻着与药材、山脉、村落相关的信息。
手指划过一行行记载,他的心跳也随之加速。
“找到了!”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县境边缘的几个地名上:金边村、大吉村、云雾村。
县志记载,这三个村子紧挨着,背靠连绵起伏的青龙山脉。
那里的山势险峻,云雾缭绕,自古以来就盛产各种珍稀药材。
更重要的是,记载中明确提到,十几年前,就曾有人在青龙山深处采到过百年老参!
而且,这几个村子里,至今仍有世代相传的职业采药人!
就是这里了!
陈晓军合上县志,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去省城迫在眉睫,赵爱党那边的分红,按照约定是七天一结,正好是他出发去省城那天才能拿到。
他带去省城拓展业务的十万块,加上赵爱党承诺投入的资金,和他自己投入的资金,满打满算,启动资金也不会超过十八万。
在八十年代中,十八万看似不少,但要在人生地不熟的省城打开局面,并购店面,铺设渠道,每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
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通过人参这件事额外赚到几万块,那绝对是如虎添翼,能让他在省城的起步更加从容,也更有底气!
“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陈晓军暗下决心。
当务之急,是尽快去那几个村子走一趟,找到靠谱的采药人。
但这几个村子都在偏远山区,路不好走,骑自行车去太费时费力。
他需要一辆更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
陈晓军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胡海生。
胡海生有辆广州标志505,应该……可以借给他吧?
陈晓军打算去试试。
胡记腊味。
“胡老哥!”
陈晓军人未到,声先至。
胡海生正叼着烟,在店里拾掇腊肉腊肠,听到声音咧嘴一笑。
“晓军老弟,啥风把你吹来了?快进来坐!”
陈晓军也不客气,进店后开门见山:“胡老哥,跟你商量个事儿,想借你的车用两天。”
胡海生愣了一下,随即豪爽地摆了摆手:“借啥借!别说两天,用多久都行!啥时候要?”
他心里清楚,陈晓军不是一般人,脑子活络,本事大,这点小忙必须帮!
“就现在,急用!”
陈晓军眼中闪着精光,“要去趟山里,收点山货。”
“山里?”
胡海生点点头:“行!油前几天才加满了,钥匙在这儿!山路不好走,你慢点开,注意安全!”
他利索地把钥匙塞到陈晓军手里,又叮嘱了几句驾驶要点。
陈晓军接过钥匙,心里一暖,拍了拍胡海生的肩膀:“谢了胡老哥!这个人情我记下了!回来请你喝酒!”
“矫情啥!快去快回!”
胡海生大手一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