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收购谈判的波折
谋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收购谈判的波折,我老公跟我一晚上用很多卫生纸,谋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豪华的会议室里,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巨大的会议桌两侧,天盛集团和新兴企业的谈判团队正襟危坐。陈默目光如炬,眼神中透着沉稳与坚毅,他端坐在主位上,身旁是天盛集团精心挑选的精英团队。对面,新兴企业的负责人李强带着自信满满的笑容,似乎对这场谈判志在必得。
谈判伊始,李强便毫不掩饰地提出了他们的条件:“陈总,我们对自家技术和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就目前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而言,我们的收购价格可不会低。初步估算,至少需要 50 亿现金,这还只是基础价格,根据后续评估,可能还会有所上浮。” 李强说话时,身子微微前倾,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这个价格是板上钉钉的事。
陈默心中猛地一沉,50 亿现金!这对天盛集团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开支。还没等他回应,李强又紧接着抛出重磅炸弹:“另外,我们希望在被收购后,能保留原有的管理团队,并且继续独立运营。我们的团队对技术和业务的理解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保持独立运营,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这些优势。”
陈默微微皱眉,这些条件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保留原管理团队和独立运营权,这意味着天盛集团在收购后很难实现有效的整合,协同效应难以发挥,这对天盛集团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可若是直接拒绝,眼前这个新兴企业凭借其创新技术,未来发展不可限量,一旦错过,天盛集团在行业中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陈默深吸一口气,脸上依旧保持着沉稳的微笑,回应道:“李总,您提出的条件我们需要慎重考虑。50 亿的现金收购价,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而且保留原管理团队和独立运营,这与我们的收购战略存在较大差异。天盛集团收购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发展,这样的条件不利于双方的长远合作。”
李强耸了耸肩,不以为然地说:“陈总,您也知道我们技术的价值。如今市场竞争激烈,我们的技术足以改变行业格局。如果不能满足我们的条件,我们也有其他的合作选择。” 说着,他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还漫不经心地翻了翻手中的资料,似乎在暗示他们并不缺买家。
谈判陷入僵局,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陈默试图从其他方面寻找突破口:“李总,价格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盈利情况和市场前景,采用分期付款或者股权置换的方式,这样既能减轻我们的资金压力,也能让贵公司的股东共享天盛集团未来的发展红利。至于管理团队和运营模式,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自主权,但完全独立运营恐怕不太现实,毕竟我们需要保证整体战略的一致性。”
李强却不为所动:“陈总,分期付款和股权置换存在太多不确定性,我们更倾向于现金交易。而且独立运营是我们的底线,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 他的语气强硬,眼神坚定,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
这时,天盛集团的财务总监王强在桌下轻轻扯了扯陈默的衣角,微微摇头,眼神中满是担忧。他在心里暗自叫苦:50 亿现金,这要是真付出去,公司的资金链非得断裂不可!就算后续通过融资能勉强补上,那财务风险也大得吓人。还有这独立运营的要求,以后财务监管肯定困难重重,这收购条件简直就是个烫手山芋啊!
陈默微微点头,示意王强稍安勿躁。他心里清楚,王强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此刻绝不能乱了阵脚。
在谈判的间隙,陈默的助手悄悄递给他一份资料。陈默翻开一看,脸色微微一变 —— 上面显示,新兴企业正在与其他潜在买家接触,而且已经进行了多轮沟通。看来,对方有恃无恐,正是因为手中握着其他的筹码。
陈默意识到,这场谈判远比想象中艰难。他必须在不损害天盛集团利益的前提下,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陈默在脑海中迅速梳理着各种应对策略,思考着如何打破眼前的僵局。
“李总,我们都希望达成合作,实现共赢。这样吧,我们先暂时搁置价格和运营模式的争议,聊聊贵公司的技术研发规划和市场拓展计划。或许我们能在这些方面找到更多的契合点。” 陈默试图转换话题,缓解紧张的气氛,同时寻找新的谈判思路。
李强倒也配合,开始介绍起新兴企业的技术研发方向和市场布局。陈默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在心中分析着其中的利弊。他发现,新兴企业虽然技术先进,但在市场拓展方面存在短板,缺乏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
陈默心中一动,等李强介绍完,他说道:“李总,听了您的介绍,我对贵公司的技术实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过,在市场拓展方面,天盛集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客户资源。如果我们能达成合作,天盛集团可以帮助贵公司迅速打开市场,实现技术的商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点,相信是其他潜在买家无法提供的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