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撤离前夕
石木中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撤离前夕,官场三飞母姐妹花女儿的小说,石木中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在村长紧锣密鼓地组织撤离时,村子里瞬间炸开了锅,那场面,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
鸡吓得咯咯乱叫,扑腾着翅膀到处乱飞,狗也跟着汪汪直吠,在人群中来回乱窜。
村民们神色慌张,乱作一团。有的大汉憋红了脸,扛着沉甸甸的粮食袋,脚步匆匆地朝着山上狂奔,仿佛那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有的则双手紧抱着祖宗牌位,一脸茫然地站在门口,眼神中满是纠结与不舍,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还有的人在自家院子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转着圈,嘴里嘟囔着,完全没了主意。
“被子!被子还没收!” 一位妇女扯着嗓子尖叫,声音在一片嘈杂中格外刺耳,她心急如焚,一边喊着一边就要往屋里冲,头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活像个疯婆子。
“祖宗牌位得带上啊!” 一位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提醒着,他的眼神中透着对祖先的敬畏,仿佛祖宗牌位就是家族的根,丢了它,整个家族都将失去依托。
“猪圈里的猪怎么办?” 一个年轻小伙望着猪圈,满脸焦急,那些猪可是他家的重要财产,就这么扔下,实在是于心不忍。
牛爱国站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目睹着这乱哄哄的场面。
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不过相比之前,已经小了许多,细密的雨丝打在他的脸上,带来丝丝凉意。
系统的倒计时在他的视野中无情地闪烁着:【16 小时 45 分】,每一秒的流逝,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
老村长拄着拐杖,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了过来,他的脸色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眉头紧紧地拧在一起,额头上的皱纹愈发深刻。
“爱国,你脑子灵活,跟我去劝劝那些老顽固。” 村长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原来还有几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坚持不搬,村长大叔也无可奈何。
村西头张老太的家,八十多岁的张老太像一尊雕塑般坐在门槛上,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褪色的木匣子,那木匣子仿佛承载着她一生的回忆,被她视若珍宝。
“我不走,” 老太太目光坚定,语气中带着一股倔强,“这房子是我爹一砖一瓦盖起来的,我在这儿生活了一辈子,死也要死在这儿。”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眷恋,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难以轻易割舍。
牛爱国见状,赶忙蹲下身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张奶奶,您还记得我吗?……”
“别说了!” 老太太突然情绪激动起来,声音尖锐得如同划破夜空的流星,“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可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往哪儿跑?我跑不动了,也不想跑了。”
她的眼中闪烁着泪花,那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未知的恐惧。
老村长无奈地叹了口气,声音中满是沧桑与无奈:“老姐姐,您要是不走,我们哪能忍心看着,都得陪着您等死啊。这可不是您一个人的事儿,您得为其他人想想。” 村长的话语如同重锤,敲打着张老太的心。
张老太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忍,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在做着艰难的抉择。
牛爱国瞅准时机,继续说道:“您看,这木匣子里装的是您和爷爷的婚书吧?要是房子塌了,这些珍贵的东西可就……” 他的声音轻柔却又充满力量,仿佛在老太太的心头轻轻拨动了一根弦。
老太太的手猛地颤抖起来,像是被电击中一般,她低下头,看着怀里的木匣子,眼中满是不舍与犹豫。
又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纠结,她终于缓缓点了点头,那动作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
接着刘爱国和村长一起来到村东头铁柱家。铁柱媳妇正手忙脚乱地收拾着东西,衣物、被褥扔了一床,她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慌乱。
而铁柱却像个没事人似的,蹲在门槛上,嘴里叼着一根烟,悠然自得地吐着烟圈,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