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1章 清瘟败毒退气血燔,岐黄手记,短耳的兔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们在增强病毒感染力!”苏怀瑾的吼声惊到了门外的家属。他终于明白,瘟速清根本不是退热药,而是tS集团研发的“病毒增效剂”:生石膏的大寒之性先伤脾胃阳气,让肺卫不固,甲泼尼龙压制免疫细胞,再借纳米颗粒把病毒送进肺泡巨噬细胞。这招“寒毒入里,闭阻肺络”,比血宁片的“见血止血”更阴毒十倍。
凌晨三点,苏怀瑾带着执法记录仪闯入tS集团在江城的分装厂。冷链车间里,成箱的瘟速清正贴上“疫区特供”的标签,墙角的生物安全柜里,培养皿中的肺细胞正在tc-106颗粒的侵蚀下成片凋亡。当他试图拷贝监控数据时,电路突然跳闸,黑暗中传来消音器的轻响。
“苏医生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冰冷的枪口顶住后颈,手电筒强光里,穿白大褂的男人戴着和血宁片事件同款的tc-105袖扣,“听说您在查我们的芯片技术?可惜,您看不到完整的‘三阴三阳计划’了。”
千钧一发之际,仓库铁门被撞开,疾控中心的应急小队举着防暴盾冲进来说:“tS集团涉嫌投放生物武器,所有人不许动!”苏怀瑾趁机撞翻培养箱,在玻璃碎裂声中瞥见男人腕间的纹身——是《黄帝内经》里的三阴三阳经脉图,却在冲阳、太溪等重要穴位标着tc-106的编号。
回到医院时,赵师傅的Ecmo管路里漂着零星的银色颗粒。苏怀瑾打开执法记录仪,最后一段视频里,分装厂的生产日志写着:“tc-106目标完成度78%,人工肺支持系统临床数据收集达标。”他掏出手机,给国际卫生组织发去信息:“他们不是在治病,是在制造需要人工肺的病人。”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窗台,苏怀瑾便守在煎药室。砂锅里的清瘟败毒饮咕嘟作响,石膏与知母的比例严格按6:1称量,“石膏必打碎先煎,取其辛寒之气入气分,知母养阴防燥,这是叶天士反复叮嘱的。”他用竹筷搅拌时,想起《温病条辨》里的批注:“气血两燔者,最忌单攻一面,恐致邪毒内陷。”而tS集团恰恰反其道而行之,用单味大寒之药配合激素,把中医的“平衡之道”变成了“破平衡之术”。
赵师傅的体温在中午降到38.5c,斑疹颜色从紫暗转为暗红,脉洪大里终于透出一丝沉实。苏怀瑾翻开新的检验报告,IL-6指标降到200pg\/ml,更关键的是,tc-106纳米颗粒的浓度正在以每小时15%的速度下降——中药的清热之力,正在一点点瓦解这些纳米杀手。
深夜,苏怀瑾在办公室整理病案,突然收到匿名邮件。附件是段加密视频,画面里,tS集团的高层正在会议室展示“人工肺支持系统”的原型机,背景屏幕上闪过全球疫区的分布图,23个红点连成诡异的三阴三阳图案。当镜头扫过墙角的实验报告时,他猛地放大画面——最新的tc-106变种,竟然能结合SARS-coV-3的刺突蛋白。
“下一站,肺脏。”视频里的男人举起酒杯,杯中液体泛着和赵师傅斑疹相同的银光,“等这些病人的肺全烂掉,我们的人工肺就该上市了。”
苏怀瑾关掉视频,窗外暴雨如注。他知道,tS集团的阴谋早已超越了药物造假,而是在用纳米技术和基因编辑改写人体的抗病机制。当清瘟败毒饮的药香飘进鼻腔时,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血宁片芯片——下一个战场,可能就在少阴肾经的深处,而那里,藏着人体最后的防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