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2章 青蒿鳖甲透伏邪热,岐黄手记,短耳的兔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准备干扰素γ!”苏怀瑾抓起对讲机,“通知介入科,pEt-ct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可能有纳米纤维聚集!”他知道,此刻每分每秒都是正邪拉锯战,tS集团的纳米技术正在蚕食陈薇的免疫细胞,而中医的“养阴透邪”,成了破解这场体温骗局的唯一钥匙。
午夜的江城飘着细雨,苏怀瑾带着执法记录仪潜入tS集团旗下的“安康生物科技”。冷链仓库里,成箱的退热灵贴着“护士专供”标签,墙角的生物安全柜中,培养的淋巴细胞正在tc-107纤维的侵蚀下凋亡。当他试图拷贝实验数据时,电源突然切断,夜视仪里闪过几道黑影。
“苏医生对我们的退热技术很感兴趣?”熟悉的嗓音从后方传来,正是251章在分装厂持枪的白大褂男人,此刻他摘了口罩,左眉角的疤痕像道蜈蚣,“听说您在研究tc-107?可惜,您看不到‘智能温控芯片’的临床数据了。”
子弹擦着发梢飞过的瞬间,苏怀瑾撞破玻璃柜,抓起培养皿就跑。实验室警报大作,他在逃生通道里瞥见墙上的蓝图——“智能温控植入设备”的原型机上,赫然标着陈薇的病历编号。当疾控中心的支援赶到时,疤痕男已消失,只剩台正在格式化的服务器,硬盘里残留的最后数据:“tc-107目标:体温调节中枢,为人工肾芯片提供低温环境。”
晨光初现时,苏怀瑾守在陈薇床前。第二剂青蒿鳖甲汤服下后,她的体温升到37.8c,却不再是之前的潮热——这是伏邪外透的好兆头。“青蒿用嫩茎叶,鳖甲必须砂炒醋淬,比例1:2,这是吴鞠通的‘先入后出’法。”他向围观的实习生解释,“tS集团懂中药配伍,却故意颠倒君臣,让清热药变成伤阴药,比直接下毒更阴毒。”
陈薇的颈淋巴结逐渐变软,复查的流式细胞仪显示th1细胞升到18%。苏怀瑾翻开《温病条辨》,指尖停在“暮热朝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的批注上——古人早把伏邪病机写得明明白白,可tS集团却用纳米技术把“透热转气”变成了“闭热入里”。
深夜,苏怀瑾的私人邮箱收到匿名视频。画面里,tS集团的高层正在调试“智能温控芯片”,背景屏幕上闪过全球医护人员的健康数据,陈薇的头像旁标着“tc-107感染完成度92%”。当镜头扫过实验台时,他浑身冰凉——培养皿中的肾细胞在低温环境下加速凋亡,而芯片的植入位置,正是《黄帝内经》中“少阴肾经”的涌泉穴。
“下一站,肾脏。”视频里的疤痕男举起tc-107样本,液体里的纳米纤维像极了陈薇颈静脉里的银光,“等这些护士的体温调节系统崩溃,我们的人工肾就能无缝植入了。”
苏怀瑾关掉视频,望向窗外的感染科病房。陈薇的床头灯还亮着,护士正在为她做耳穴压豆。他摸了摸口袋里的tc-107纤维样本,突然想起253章的病案——程序员周明的三焦壅塞,正是从水肿开始,而水肿的根源,正是肾与三焦的水液代谢失调。
“他们在按六经顺序破坏人体。”苏怀瑾喃喃自语,指尖划过笔记本上的“三阴三阳计划”,tc-105到tc-107,分别对应太阳、阳明、少阳病,下一个目标,正是太阴脾经的水湿运化。而陈薇尿液中逐渐增多的tc-107颗粒,正顺着输尿管流向膀胱,为tS集团的“人工肾脏芯片”铺设温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