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帽衣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 玄鸟展翅:李斯逐客与始皇帝的铁血蓝图,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带帽衣服,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咸阳宫的青铜灯台在风中摇晃,嬴政盯着竹简上的 “逐客令” 三个字,笔尖的朱砂滴在 “秦” 字右下角,像滴了一滴血。这是十年春,距嫪毐之乱已过去三年,殿外的槐树刚抽新芽,却传来御史大夫的急报:“齐楚客卿私通山东诸侯!” 他将竹简往案上一摔,竹简上的 “郑国渠” 图纸被震得卷起边角 —— 那个被发现为韩国间谍的水工,正跪在云阳狱中。

李斯闯入丞相府时,袖口还沾着关中的黄土。他刚从郑国渠工地赶来,靴底的泥块混着未干的渠水,在青砖上踩出深浅不一的脚印。“大王要逐客?” 他抓住吕不韦旧吏的衣袖,对方正忙着打包行李,“当年穆公五羊皮换百里奚,孝公徙木立信招商鞅,如今却要赶走天下才俊?” 没人注意到,他腰间的玄鸟纹玉佩正是当年吕不韦所赠,此刻正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深夜的甘泉宫,嬴政对着李斯的上书反复摩挲,绢帛上的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被指腹磨得发亮。他想起三年前逐客令初下,咸阳街头的山东商人纷纷装车离去,连吕不韦的门客都卷走了半套《吕氏春秋》。“尉缭说诸侯合从如野火,” 他对烛火喃喃,“可野火需要风助,若天下才俊都成了西风,寡人拿什么燎原?” 于是连夜召见李斯,看见对方因急行而汗湿的衣领,突然想起邯郸街头那个追着马车献《论统一书》的楚国书生。

尉缭第一次见到秦王,是在章台宫的偏殿。这个大梁来的兵家名士盯着嬴政的眉骨,突然想起相书中的 “蜂准长目,挚鸟膺”—— 眉骨如蜂刺突出,眼睛细长如鹰,胸骨高耸如猛禽敛翼。“大王衣饰与缭相同,是学穆公与由余同席?” 他故意踢翻案上的鹿肉,油脂溅在玄鸟纹的桌布上,“可穆公敬由余如师,大王敬缭如鼠,不过怕缭识破虎狼之心。”

嬴政的筷子停在半空,鹿肉的香气混着殿外的旱气。自六月大旱以来,咸阳城的井水浅了三尺,连玄鸟旗都蔫在城头。他突然笑了,笑得像函谷关的夜风:“先生说天下皆为虏,可知道当年寡人在邯郸,被赵人扔石头时,只想做个能吃饱饭的秦人?” 尉缭看着他袖口露出的旧伤 —— 那是少年时被赵卒鞭打的痕迹,突然觉得这头尚未成年的虎狼,早已在邯郸的泥地里磨利了爪牙。

十三年的平阳战场,桓齮的剑上还滴着赵将扈辄的血。十万赵军的尸体堆成小山,乌鸦的叫声盖过了渭河的涛声。嬴政站在黄河渡口,看着秦军押送的赵国降卒,突然想起长平之战后,白起曾说 “赵人若留,必成后患”。“传令下去,” 他摸着剑柄上的玄鸟纹,“首级悬于函谷关,让山东六国看看,玄鸟的喙能啄食多少人头。”

韩非被囚云阳狱的那晚,李斯捧着酒坛来见。老同学的囚衣上绣着韩国的太极纹,在月光下像摊开的伤口。“当年你在稷下学宫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李斯的酒洒在砖缝里,“如今秦国正在践行,你却为何替韩国游说?” 韩非盯着他腰间的金印,那是秦王新赐的廷尉印,玄鸟纹比吕不韦时期的更狰狞:“秦国若成,天下只有刑名,没有诗书 —— 这是你我都懂的结局。” 李斯别过脸去,不敢看那双曾与他共研《五蠹》的眼睛,狱卒的脚步声传来时,他袖口的毒药瓶硌得掌心发疼。

二十年的易水河畔,荆轲的筑声惊起寒鸦。太子丹的白衣队伍在风中摇晃,河水倒映着秦军营帐的火光,像一条流动的血河。“风萧萧兮易水寒 ——” 高渐离的筑弦突然崩断,荆轲的匕首已藏在地图里,图轴上的督亢良田还带着燕国的泥土。嬴政看着地图缓缓展开,突然注意到荆轲的拇指有茧 —— 那是常年握剑的痕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灵籁

御前带团子侍卫

天照岛

墨笔点缀繁星

量子异变带我闯清朝

墨逸尘风

腹黑小萝莉,穿越80带飞我妈

弦音之下

这个修仙过于日常

寒兮帝

是谁炸了地球?你们一个也跑不了

霄霄鱼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