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玄鸟西陲:穆公霸西与秦晋恩怨的春秋长歌
带帽衣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玄鸟西陲:穆公霸西与秦晋恩怨的春秋长歌,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带帽衣服,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穆公站在雍城的城墙上,望着东方的地平线,那里有一片灰黄色的云团正在逼近 —— 那是晋国的运粮车队扬起的尘埃。十四年前他借给晋国的粮食,如今秦国也遭遇了饥荒,他派使者去晋国求粮时,心里其实早有准备,但当使者带回晋惠公的答复时,他还是忍不住捏碎了手中的玉爵。“虢射说‘饥岁乃天赐灭秦之机’,夷吾那小子居然同意了。” 穆公盯着城墙上的玄鸟图腾,嘴角扯出一丝苦笑,“当年咱们把粮食从雍城排到绛都,如今晋人却想趁着咱们饿肚子来砍头。”
十五年春天,晋惠公夷吾的军队渡过黄河时,秦穆公正在岐山下巡视。三百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突然跪在他的马前,每人手里握着一把磨得发亮的青铜剑。为首的汉子名叫黑夫,左脸上有道从眉骨到下颌的伤疤,正是十年前分食善马时被同伴的刀误伤的。他怀里揣着个酒葫芦,葫芦上用红漆画着歪歪扭扭的玄鸟,漆色早已斑驳:“君上还记得吗?这是当年您赐的酒葫芦,我们一直揣在怀里。去年听说晋国要打咱们,兄弟们把家里的耕牛都杀了,凑了三百把剑。” 穆公这才想起,那年他带着随从在岐山围猎,追风赤兔突然受惊跑丢,寻到山谷时,只见三百野人正围着篝火分食马肉,火星子溅在他们补丁摞补丁的衣裳上。随从们要治罪,他却摆摆手:“良马虽可惜,人命更珍贵。” 见野人们紧张地舔嘴唇,他又命人搬来十坛秦酒:“听说吃马肉要配酒,不然伤身子。” 此刻看着这些汉子眼中的血丝,他突然觉得,比晋军更可怕的,是人心的向背 —— 这些被中原诸侯称为 “野人” 的平民,竟比晋惠公更懂得知恩图报。
九月的韩原大地,秋风吹得旌旗猎猎。穆公穿着象征天命的玄鸟纹铠甲,甲片之间系着野人送的红绳 —— 那是他们用编筐的麻线染成,说是能避箭。他带着丕豹的前锋部队冲杀时,突然看见晋惠公的战车正在追逐秦军的粮草车,车辕上拴着当年他送给夷吾的玄鸟旗,如今已沾满泥污。“夷吾这小子,果然贪小便宜。” 穆公冷笑一声,拍马追了上去,二十骑精锐紧随其后。
谁料这竟是晋军的诱敌之计。当穆公的战车陷入泥泞时,两侧山梁上突然冒出无数晋军,箭矢如暴雨般落下。他的战马 “火云” 被射中眼睛,前蹄腾空后重重摔倒,将他甩出车外,铠甲上的玄鸟纹被碎石划得面目全非。正当他握紧剑柄准备背水一战时,远处传来山崩般的呐喊 —— 三百野人举着青铜剑和农具冲了过来,黑夫的酒葫芦在腰间叮当乱响:“君上,喝了您的酒,就得替您挡箭!” 他们用身体组成人墙,替穆公挡住了三轮箭雨,二十个汉子倒在他脚边,临死前还抓着晋军的脚踝。
这场混战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当穆公被野人抬出战场时,发现晋惠公的战车正陷在一片烂泥塘里,这位晋国君主正揪着驭手的头发咒骂,身上浓重的酒气扑面而来 —— 原来夷吾战前喝了虢射进献的美酒,此刻连站都站不稳。穆公擦了擦脸上的血,走到他面前,声音像冰块砸在青铜上:“当年你说割河西八城,我信了;后来你说晋国饥荒,我借了;如今你趁我饥荒来攻打,我赢了。” 夷吾抬头看见他铠甲上凝固的血迹,突然想起三年前秦国的粮船顺河而下,每艘船头都插着写有 “秦晋之好” 的大旗,喉咙里像塞了块火炭,半天才憋出句:“寡人之过,愿献河西之地。”
回到雍城后,穆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庆祝胜利,而是命人在宗庙前搭建祭坛,准备用晋惠公祭祀上帝。周天子的使者快马加鞭赶来,车辙里还沾着雒邑的黄土,见了穆公就扑通跪下:“晋与周同出姬姓,君上若杀夷吾,天下必谓秦无义。” 更让穆公心软的,是夫人穆姬 —— 夷吾的姐姐,此刻正穿着丧服赤足站在庭院里,鬓角的白发比去年又多了几分,脚下的青砖上落着几片凋零的玄鸟花瓣:“妾身为秦妇,却救不了兄弟,是妾的罪过。若君上必杀夷吾,妾愿随他一同赴死。” 穆公望着夫人眼中的哀求,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迎亲时的场景。那时她站在黄河岸边,望着西岸的秦国土地说:“秦晋之好,当如河水长流,润泽两岸百姓。” 他长叹一声,解下祭坛上的玄鸟旗:“罢了,天意让晋君活,我又何必逆天?” 转身对史官说:“记下来,今日与晋君盟,河西八城归秦,太子圉入秦为质。”
释放晋惠公前,穆公在河西的军营里摆了七牢之宴。夷吾捧着玉璧的手不停发抖,他以为会看到穆公的嘲笑,却听见对方说:“当年襄公护送平王东迁,得到的是一纸空文;如今我放你回去,只要河西之地和太子圉。你我同为诸侯,当知信义为何物。” 说罢端起酒爵,酒液在篝火下泛着红光,“这是岐下野人的酒,他们托我带给你 —— 当年你若像他们一样懂得感恩,秦晋何至于此?”
当太子圉作为质子来到秦国时,穆公把自己最宠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怀嬴初见圉时,对方正蹲在马厩里给战马梳毛,袖口还沾着草料:“你父亲背信弃义,你可知罪?” 圉抬头看见她腰间的玄鸟玉佩,苦笑道:“我不过是个质子,能做什么?” 怀嬴突然想起父亲说的话:“婚姻是政治的纽带,却也是人心的试金石。” 她摘下玉佩塞给圉:“好好戴着,这是秦人的诚意。”
二十二年,太子圉听说晋惠公病重,躲在雍城的馆驿里彻夜难眠。窗外飘着细雪,他摸着怀嬴送的玄鸟玉佩,想起母亲曾说梁国的都城有十二座城门,如今却已被秦国夷为平地:“秦灭我母国,又怎会真心待我?父亲一死,晋人必立其他公子,我若不逃,必成阶下囚。” 于是他连夜换上牧民的衣服,用炭火把脸涂黑,骑着一匹瘸腿瘦马,跟着运草的车队混出了雍城。
穆公得知消息后,气得摔了三个酒坛,却在百里奚的劝说下渐渐冷静:“子圉鼠目寸光,重耳才是成大事者。” 他派使者去楚国迎接重耳时,特意选了十二辆装饰着玄鸟纹的战车,每辆车都载着秦国的珍宝和典籍。重耳来到秦国时,正逢秋雨绵绵,他穿着破旧的衣裳,草鞋上沾满泥浆,却在见到穆公时挺直腰板:“重耳流亡十九年,今日得见君上,如枯木逢春。”
穆公特意让怀嬴改嫁给他,这在周礼中是违背伦理的,但他拍着重耳的肩膀说:“当年我把怀嬴嫁给子圉,是为了晋;如今让她嫁给你,是为了天下。她腰间的玄鸟玉佩,曾见证秦晋之好,如今该见证新的开始了。” 酒宴上,重耳盯着鼎中翻滚的羊肉,突然放下筷子:“当年在齐国,齐桓公给我黄金百镒,我没要;如今您给我妻子和军队,我重耳愿与秦结盟,共霸中原 —— 但先说好,我若登上晋君之位,必与秦世代修好。” 穆公笑笑,他知道,这个在狄国放过牛、在宋国受过辱的公子,经历过人性的背叛与温暖,才是晋国真正需要的君主。
二十五年,周襄王被弟弟带赶到郑国,派人向秦晋求援。穆公亲自率军东进,路过洛邑时,特意去拜谒了周王室的太庙。看着殿中斑驳的壁画,画着武王伐纣时秦人先祖驾车冲锋的场景,他对身边的百里奚说:“当年咱们先祖为周王室驾车,如今咱们为周王保驾,也算叶落归根。” 当周襄王重新坐上王位时,要赐给他京畿之地,穆公却推辞了:“秦人生于西陲,守好河西之地足矣,天子的恩德,记在心里便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