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帽衣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章 蜀汉名臣列传:在风雨中坚守的孤勇者,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带帽衣服,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的江陵城,关羽败亡,廖化被东吴俘虏。他望着吴营的军旗,偷偷在脸上抹了把灰,往地上一倒,装起死人来。吴军士兵踢他两脚,见没反应,就扔到乱葬岗。他等天黑爬起来,背着老母一路西行,饿了摘野果,渴了喝溪水,走了三个月,终于在秭归遇上刘备的东征大军。

刘备见到他,眼泪都下来了:\"元俭啊,你这一路吃了多少苦!\" 当即任命他为宜都太守。廖化摸着老母的白发,跪谢道:\"只要能回到汉家,死也值了。\" 从此,\"廖化诈死归汉\" 的故事在蜀地流传,孩子们不听话,父母就说:\"再闹,让廖将军把你抓去背老母!\"

景耀五年(262 年)的汉中大营,七十岁的廖化看着姜维又要北伐,忍不住叹气:\"伯约啊,连年征战,百姓都快吃不上饭了。\" 姜维拍拍他的肩膀:\"老将军,先帝遗志不能忘啊。\" 他无奈摇头,却依然披挂上马,做了先锋官。行军路上,年轻将领见他白发苍苍,要替他牵马,他推开:\"我还能杀敌,不用你们照顾!\"

在沓中,他率军挡住邓艾的偷袭,左手持刀,右手持盾,杀得敌人不敢近前。战后清点,他身上三道伤,却笑着对军医说:\"比当年在荆州挨的箭少多了。\" 有人劝他退休,他瞪眼:\"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汉家打仗!\"

咸熙元年(264 年)的洛阳古道,廖化和宗预坐在马车上,望着西沉的太阳。两人都已七十多岁,被强制迁徙到洛阳,身边只有几个老仆。宗预咳嗽着说:\"元俭,咱们这辈子,值吗?\" 廖化望着远处的山,仿佛看见当年的荆州、秭归、剑阁:\"先帝说过,汉贼不两立。咱们尽力了,没什么遗憾。\"

走到半道,廖化一病不起,临终前让儿子把自己的官印交给刘禅:\"告诉陛下,老臣不能再守边疆了。\" 他闭眼时,手中还攥着一片蜀锦,那是成都百姓送他的,上面绣着 \"汉\" 字。洛阳的秋风卷起落叶,落在他的棺木上,仿佛在为这位从黄巾之乱活到三国末期的老将送行。

建安二十五年(220 年)的犍为郡学,十六岁的杨戏正在点评同学:\"程祁有王佐之才,杨汰可当大任,张表嘛,徒有其表。\" 老师吓得捂他的嘴:\"小子,祸从口出!\" 他却翻白眼:\"孔子曰 ' 见贤思齐 ',不说真话,还算什么读书人?\" 后来到成都,很快和巴西程祁、巴郡杨汰齐名,人称 \"犍为三杰\"。

诸葛亮征他为督军从事,负责刑狱,他判案只看律法,不管对方是谁。有次刘禅的舅舅犯了法,他照样判罚,有人劝他留情,他拍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忘了先帝的约法三章?\" 诸葛亮听说后,不但没怪他,反而提拔他为主簿,说:\"文然刚正,正是我需要的人。\"

延熙二十年(257 年)的芒水大营,杨戏喝多了酒,当着姜维的面说:\"大将军啊,您这北伐,跟丞相比差远了。\" 姜维脸一沉,他还接着说:\"当年丞相出祁山,粮道畅通,您呢,每次都断粮,哎。\" 旁边人拼命使眼色,他却越说越来劲:\"还有那阵法,学了个皮毛就敢用,不怕丞相在天上笑话?\"

姜维表面笑笑,心里恨得咬牙。回成都后,有司上奏杨戏不敬,姜维趁机将他免为庶人。有人替他惋惜,他却在家写《季汉辅臣赞》,把关羽、张飞、诸葛亮都夸了个遍,唯独对姜维只字不提。朋友问他,他说:\"伯约有勇无谋,有什么好写的?\"

景耀四年(261 年)的成都陋室,杨戏躺在竹床上,看着谯周来看他,突然拉着他的手:\"允南啊,世人都说你没本事,我看你才是真聪明。\" 谯周愣住,他接着说:\"现在这世道,能保全百姓,比争虚名强。\" 临终前,他把《季汉辅臣赞》交给弟子:\"记住,写史要如实,别学那些溜须拍马的。\"

他去世后,谯周看着他的赞文,哭着说:\"文然啊,你骂了一辈子人,最后却夸我,我何德何能?\" 后来《三国志》里,陈寿把他的赞文收录进去,说:\"杨戏商略人物,意在不群,虽遭世难,其志可嘉。\"

邓芝的辩才,张翼的刚直,宗预的亢直,廖化的忠诚,杨戏的敢言,构成了蜀汉末年最独特的风景线。他们不像诸葛亮那样光芒万丈,却在各自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 \"汉臣\" 的担当。

邓芝在吴宫,用逻辑为蜀汉赢来二十年和平;张翼在狄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为守住最后一丝希望;宗预在朝堂,七十岁仍敢硬刚权贵,因为他知道,汉家的骨气不能丢;廖化从荆州到剑阁,一生辗转,只为一句 \"汉贼不两立\";杨戏用一支笔,记录下蜀汉的英雄,也骂醒了装睡的世人。

他们身处蜀汉的黄昏,却依然像萤火虫一样,在黑暗中发出微弱却坚定的光。当钟会的大军踏入成都,当刘禅的降旗升起,这些硬汉们用生命最后的力量,守住了汉家的尊严。邓芝的清贫,张翼的坚持,宗预的刚直,廖化的忠诚,杨戏的真话,都是蜀汉留给历史最珍贵的遗产 —— 只要还有人记得这些名字,汉家的气节就不会消亡。

千百年后,当我们翻开《三国志》,看到的不仅是冷冰冰的史料,更是一群在风雨中坚守的孤勇者。他们或许不是胜利者,却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们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什么叫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虽亡,但这些硬汉们的精神,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灵籁

御前带团子侍卫

天照岛

墨笔点缀繁星

量子异变带我闯清朝

墨逸尘风

腹黑小萝莉,穿越80带飞我妈

弦音之下

这个修仙过于日常

寒兮帝

是谁炸了地球?你们一个也跑不了

霄霄鱼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