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人同命不同
山村笔耕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章 人同命不同,丰满岳妇张开腿任你躁,山村笔耕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贾家的米铺就在前面一点点的地方,覃犹德和他的儿子覃仁忠走一会便到。
贾家的米铺由两个人在经管,一个是中年人,另一个是半大小子。
可是中年人在忙着买卖,又是撮米,又是掌秤秤米的。小子则在一边的竹制躺椅上呼呼睡大觉。
不用问躺在竹制躺椅上,呼呼睡大觉的人就是贾家大少爷贾大年。
而另一个在忙着给人撮米,又秤米的中年人就是铺里的伙计。
贾家新米铺开业的时候,覃犹德不但来吃过开业宴,后来还经常来米铺里买粮食。
因此,既撮米又秤米这个中年伙计是认识覃犹德的,却不认识覃仁忠。
“覃师傅,跟在你后面的小哥,是你的儿子吧?”看见覃犹德带着儿子覃仁忠走进米铺,给人撮米又秤米的中年伙计问道。
“对,他是我儿子!”因为贾财主不在,大少爷贾大年又在呼呼睡大觉。
与撮米又秤米的中年伙计,也没多少共同语言。
因此介绍了自己的儿覃仁忠以后,覃犹德便说:“老胡,给我称二十斤大米!”
“覃师傅,怎么次次就要一点点粮食?多要一点粮食,不是免着跑路来镇上的么?”老胡笑笑问,他的全名叫胡春生。
“买那么多干嘛,反正是圩圩要来赶圩的。粮食可以留一两圩,肉菜恐怕留一圩都吃不得了!”覃犹德解释说,他想讲买二十斤米还买多了呢!
陈有贵一家又不在家里住了,二十斤粮食都够他们父子吃三圩九天了。
可是覃犹德没有说着上面的话,说了也没有用。
“说的也是,反正圩圩来赶圩,拿少点粮食人还轻松一点!”不愧是个伙计,胡春生立马转口说。
并马上拿过覃犹德递来的布袋,撮粮食就往布袋装。
“胡老弟,你忙,我得去赶圩了!”拿了粮食,给了钱,覃犹德说。
“覃师傅,那好走欢迎再来!”收了覃犹德递给的钱,胡春生笑眯眯说。像一个圆滑的买卖人,懂得客来迎笑脸,客走笑相送。
“一定!”见儿子覃仁忠只管看柜台里,一边躺椅上呼呼大睡的贾大少爷。
覃犹德催问道:“还不走,等什么?”
“爸,这就走!”回过神来的覃仁忠说,与爸爸覃仁忠走到外面。
他又才问道:“爸,那个贾少爷,怎么有人进铺子买粮食,忙都忙不行。他还在那呼呼睡大觉,也不知道起来帮帮忙!”
“儿子,这就是大少爷和普通人的区别!人同命不同,有的人生来是享福,有的人生来是受苦,受磨难的。”
覃犹德感慨地说,发觉儿子覃仁忠还小,与儿子覃仁忠说这些不合适。
他催儿子覃仁忠道:“儿子,走赶圩去!”
“行!”覃仁忠说,跟着父亲在圩场逛了两圈。父子俩又才去吃食摊吃中午饭。
再才去商铺买日用,去菜市场买猪肉和小菜什么的。与粮食做一担,挑起出圩场就回家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