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祭药王庙之初献之仪:
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拜祭药王庙之初献之仪:,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第一爵药井之水泼向古柏根部时,树心凹陷处的新枝突然抖落几滴露水,恰好落在叶承天手背上。凉意渗进皮肤的瞬间,他眼前闪过《千金方》里“夫为医者,当须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的句子,那些在古籍里沉睡的文字,此刻竟借由露水的触碰,在他的神经末梢上活了过来。
张道长点燃三柱檀香,烟缕顺着古柏的纹路攀爬,在树心凹处聚成小小的云团。叶承天忽然注意到,凹处的苔藓竟天然长成“寿”字形状,边缘还缀着几点淡紫的地丁花——这株孙思邈亲手种下的千头柏,历经千年风雨,早已将医道的精魂融入每一道年轮,每一片新叶。
“初献毕,接下来是‘药祭’。”张道长示意叶承天看向供桌东侧,那里摆着七只粗陶小罐,分别装着当归尾、川芎片、桃仁泥等活血化瘀药材,“孙真人在武德年间治瘟疫,曾以‘七味活血散’救万人,此礼便是纪念他‘因病制方’的智慧。”
叶承天俯身取罐时,闻到陶罐上还带着泥土的腥香——那是焦作本地的红胶泥,专门用来烧制药用器皿。他忽然想起自己的博士论文,曾论证唐代陶制药具对药性的影响,此刻亲手触碰这带着体温的粗陶,才惊觉古籍里“诸药宜以瓷器、石器,忌用铜铁”的记载,原是来自千百年间无数次的亲身试验。
青铜磬再次响起时,日影已从匾额“道济天下”的“济”字挪到“天”字右下角。叶承天望着古柏在地面投下的阴影,那扭曲的枝桠竟似一位背负药篓的行者,正沿着苔痕斑驳的青砖路,一步步走向庙外的药田——那里种着的,正是《千金方》里记载的百余种太行草药。
初献的余韵在庙庭里萦绕,叶承天忽然明白,所谓古礼,从来不是机械的程式,而是将千年医道化作可触可感的仪式:当井水漫过青铜爵的药纹,当药香混着柏香渗入砖缝,当古籍里的字句借由草木雨露重生,药王孙思邈的精神,便在这一斟一洒、一跪一拜之间,完成了从文字到生命的转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