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省区的寻医路
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跨越省区的寻医路,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的山西长治,薄雾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城市。58岁的刘学海站在自家阳台上,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轻轻叹了口气。最近这段时间,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肝硬化伴胃底静脉曲张、脾大、少量腹水等问题,像沉重的枷锁一般,牢牢地束缚着他。为了治病,他辗转了多家医院,吃了不少药,可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学海从病友口中得知了河南焦作骄阳医馆的白骄阳医生。病友说,白骄阳医生医术精湛,尤其擅长治疗肝病,许多被大医院判了“死刑”的患者,在他的治疗下都有了明显的好转。这个消息,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重新点燃了刘学海心中的希望。他和家人商量后,毅然决定,前往骄阳医馆,寻找白骄阳医生,希望能得到一线生机。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刘学海终于来到了骄阳医馆。医馆古色古香,门前的对联写着“妙手回春除百病,仁心济世暖千家”,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走进医馆,挂号、候诊,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等待的过程中,刘学海看着周围其他患者,有的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听他们聊天才知道,这些人都是白骄阳医生的“老病号”,经过治疗后身体状况都有了很大改善,这让刘学海心中的期待又多了几分。 终于轮到刘学海就诊,他走进诊室,看到白骄阳医生正微笑着迎接他。白骄阳医生看起来温文尔雅,眼神中却透着一股沉稳与自信。她让刘学海坐下,详细询问了他的病情、病史、症状表现以及日常生活习惯。刘学海一一作答,白骄阳医生一边认真倾听,一边仔细记录。 接着,白骄阳医生为刘学海进行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只见他观察刘学海的面色,发现他面色晦暗,有明显的肝病面容;查看舌苔,舌质紫暗,舌苔白腻;询问他的症状,得知他经常感到胁肋部胀痛,腹部胀满,食欲不佳,大便溏薄,还伴有乏力、气短等症状;切脉时,脉象弦细而涩。结合刘学海带来的各项检查报告,白骄阳医生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诊断。 “刘大哥,您这病在中医看来,属于‘臌胀’‘胁痛’的范畴。”白骄阳医生耐心地解释道,“您的肝硬化伴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腹水等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同时,气滞血瘀,脉络不通,最终形成了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标实在于气滞、血瘀、水停相互搏结。” 刘学海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白骄阳医生继续说道:“您的肝功能轻度异常,从中医角度来说,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失常,影响了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水湿,脾胃虚弱,水湿就无法正常代谢,停聚在体内形成腹水。而胃底静脉曲张、脾大,是因为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在局部瘀滞导致的。” 经过一番深入的病情分析和病机解析,白骄阳医生开始为刘学海拟定方剂。
他决定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为主要治疗原则,选用经典方剂中合理的配伍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化裁。
处方如下:柴胡12g、白芍15g、枳壳10g、炙甘草6g、当归12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郁金12g、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30g、泽泻15g、猪苓15g、大腹皮15g、厚朴10g、鳖甲(先煎)15g、牡蛎(先煎)15g、茵陈15g
下面来详细分析每一味药物的药理:
- 柴胡: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功效为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它能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缓解胁肋胀痛,是疏肝理气的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抗炎、解热、保肝、利胆等作用,可改善肝脏的炎症反应,促进胆汁分泌。
-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能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与柴胡配伍,一散一收,可增强疏肝柔肝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白芍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
- 枳壳:性味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可助柴胡、白芍行气解郁,消除胀满。药理研究显示,枳壳能兴奋胃肠平滑肌,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 炙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能调和诸药,补脾益气。在方中起到协调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同时可缓解药物的烈性。现代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炎、抗病毒、保护胃黏膜等作用。
- 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可养血活血,改善肝脏的血液供应,与川芎、桃仁、红花等配伍,增强活血化瘀之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能促进造血功能,调节机体免疫,还具有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川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气药,能行血中之气,助当归等药物活血化瘀,使气血运行通畅。现代研究发现,川芎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 桃仁:性味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能破血逐瘀,消散体内的瘀血阻滞。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桃仁具有抗炎、抗过敏、抗凝血等作用。
- 红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与桃仁相须为用,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大的症状。现代研究表明,红花能兴奋心脏,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
- 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能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且有凉血作用,可防止瘀血化热。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保护肝脏等多种作用。
- 郁金:性味辛、苦,寒,归肝、心、肺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可疏肝行气,活血化瘀,同时能清肝胆之热,与其他药物配伍,增强疏肝利胆的效果。现代研究表明,郁金有保肝、利胆、抗肝纤维化等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