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民思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章 张良复国,大谋谋天下,天民思想,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那是一个风云变幻、局势动荡不安的时节。项梁,这位在反秦义军中颇具影响力的将领,对陈胜旧将秦嘉拥立景驹为假楚王并且自任太师这一行为,心中早已积满了不满。
在项梁的观念里,楚国的正宗勋臣世家那非他们项氏莫属。想当年,楚国历经风雨,项氏一族在楚国的历史长河中,为楚国的兴衰荣辱奉献诸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这样一个传统与荣耀交织的家族认知下,项梁认为有关立楚王这样关乎楚国命运的大事,理应由他们项氏来主导操办。在他看来,秦嘉不过是陈胜旧部,无论是从家族传承的历史地位,还是从自身的军事实力和影响力来看,都完全没有资格在这样重大的事务上作主。秦嘉擅自拥立景驹为王并且自封高位的行为,在项梁眼里简直就是对楚国传统秩序的公然挑衅。
公元前208年六月,就像一阵沉重的阴霾笼罩在各路义军的心头,陈胜遇害的消息犹如一道冰冷的闪电,迅速传遍了各地。随着这一消息的传播,景驹在秦嘉等人的支持下正式称楚王。秦嘉这个颇具野心的人物,紧接着便效仿古人,来了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他要求项梁作为自己的部属,前往觐见景驹。秦嘉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将项梁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进而在义军中树立起独一无二的权威地位。
然而,此时的项梁已经是兵强马壮,在反秦的浪潮中犹如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势力极为庞大。他拥有众多英勇善战的将士,麾下的人马如云,这样的实力让项梁根本不会把秦嘉的那点小伎俩放在眼里。
项梁可不是一个会容忍别人颐指气使的人,尤其还是在涉及到楚国未来走向这样重大的事情上。于是,项梁做出了一个果敢而又决绝的决定。他一不做二不休,亲自率领着自己的大军,他的侄子项羽也跟随在一旁,如同两把锋利的宝剑,在战场上披荆斩棘。他们以势不可挡的气势直接朝着秦嘉的势力所在地进发。在激烈的交战之后,秦嘉的军队难以抵挡项梁叔侄的强大攻势,很快就被彻底击败。秦嘉本人也在这场战斗中被杀身亡,而那个被秦嘉拥立为王的景驹同样未能逃脱厄运,也命丧于项梁之手。
项梁在扫除秦嘉与景驹这两大障碍之后,在其内心深处,一种名为野心的种子开始蠢蠢欲动。他开始萌生出想要自立为王的想法,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力。但是,他的这个想法刚刚冒头,就被他的谋士范增给阻止了。
范增是一位智谋超群的谋士,他深知天下局势的复杂性和微妙性。他看到项梁眼中那隐隐闪烁的野心光芒,赶忙劝说道:“将军啊,现在可不是自立为王的时候啊。您看看,秦朝虽然已经陷入内外交困的困境,但还没有彻底灭亡,这天下也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您现在就自封为王,那无疑是在向天下各方面势力发出挑衅的信号。”
范增一边说着,一边用严肃的眼神看着项梁,仿佛要把这些话深深地刻进项梁的心里。“您想想看,在目前的局势下,各方势力都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明争暗斗,整个天下就像一个巨大的棋盘,各方势力就是棋盘上的棋子。您要是自封为王,就会像一颗突兀的棋子,成为其他各方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旦您自称为王,必然就会成为秦军主要的攻打对象。那时候,秦军肯定会集中所有的力量来对付您,这对于您自身的发展与壮大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啊。您看陈胜就是一个摆在眼前的活生生的例子,他当初也是风光无限,自立为王之后,各方势力纷纷倒戈相向,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范增顿了顿,喝了口水,接着说道:“将军,我们目前还是要走秦嘉走过的路子,那就是拥立一个楚王。只有这样,我们之前杀秦嘉与景驹的事,在外界看来就只是楚国的内部之争。对于天下各种势力来说,他们就不会过多地插手干预了。毕竟每个势力都有各自的盘算,只要不是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项梁听了范增的这一番话,脑海中开始飞速地思考起来。他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就像两座小山丘叠在一起,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原本他以为,除掉景驹之后,自己成为楚王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现在经范增这么一分析,他才发现事情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景驹是楚王正统后裔,在楚国的传统观念里,这确实是最为合适的王位继承人。可是现在,景驹已经被自己亲手杀了。这样一来,要再重新立一个楚王,就像在大海捞针一样,确实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这就像是一道看似无法逾越的难题,横亘在项梁面前。
但是,项梁毕竟不是轻易会被困难打倒的人。他和范增等人商议之后,决定再试一试。于是,他们赶忙派遣了一些可靠的人手,这些人就像一群忠诚的信使,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寻访之路。他们的任务是回楚国境内去寻访楚王熊氏的后人。
这一寻访过程,可谓困难重重。他们不辞辛劳,四处打听消息,走过了许多偏僻的乡村,询问了无数的百姓。有时候,线索突然中断,他们只能重新开始寻找;有时候,他们遭遇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的阻拦,但都没有放弃。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历经了一番费力八经的寻访之后,他们终于有了重大的发现。
那是在一个宁静的小山坡上,阳光洒在草地上,一群羊正在悠闲地吃草。在羊群中间,有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少年,这个少年就是楚怀王之孙熊心。当时的熊心才仅仅十七岁,还只是一个半大孩子,在项梁眼中,这样的年龄意味着他更容易被引导和控制。对于项梁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人选了。
于是,项梁等人怀着一种既兴奋又谨慎的心情,赶忙将熊心迎回了营地。他们按照传统的仪式,郑重地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
之后,为了团结各方势力,共同对抗秦朝的统治,他们还召集了各路义军的首领来到薛城(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共商大事。毕竟陈胜打的旗号也是"大楚兴,陈胜王",陈胜既死,楚军还在!
所以,刘邦也就恰好在这时际第一个插进去了!
当然,项梁的算盘虽好,其它各地的反秦势力,只是书面上回了个话,并没有真正率众来集结。所以,这也埋下了项梁的死因。
张良,这位心怀故国、一心想要复兴韩国的忠义之士,自从楚怀王之孙熊心被拥立为楚王之后,心中便一直在思索着韩国的复兴之事。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借助各方的力量,才有可能让韩国重新屹立于诸侯之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