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三33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后勤2理发的难,三线情怀,于老三333,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前在城里,街巷到处都是理发匠,大家都没把这当回事,进沟的时候也没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没有成立理发店。
有些同志家里有理发工具,就左邻右舍互相帮忙剃一下。
宋东方会理发,也有理发工具,他喜欢给大家理发,所以领导之前都没为理发的事情操过心。
但其他职工家属就没这么幸运了,以前建设三大队的服务社有理发的,可近几个月三大队服务社的部分人员去了其他地方,暂停了对厂里职工的服务。
好在赵村有一家剃头铺,不过这是公社的集体单位,只有一名剃头匠。
赵村剃头铺每天工作八小时,和工厂的工作时间一样,剃头匠不休星期日,休星期三。
每到星期日,来理发排队的人就特别多。
周山、吴权周日闲来无事,去找高文革、李风顺玩,得知李风顺和哥哥李雷顺一大早去赵村排队理发,便也跟了过去。
李风顺排在哥哥身后,他后面是于志歧,两人已经很久没见面了,今天一见面就聊得热火朝天。
这时,周山、吴权、高文革来了,李风顺以为他们也是来理发的,便让他们赶紧排队。
高文革连忙说:“我们不理发,就是他们找你玩,非要来这儿。”
于志歧身后有个人听到了,嘟囔道:“这群孩子真是闲得没事干,星期天干点啥不好,跑这鬼地方来。”
周山听了心里不高兴,反驳道:“你说的什么话,我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关你什么事?”
于志歧笑了起来,问李风顺:“这是谁啊?”
李风顺便逐一给他们做了介绍。介绍完后,于志歧身后那人问高文革:“你小子是计划老高的儿子吧?”
“对,我爸叫高丰收。”高文革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
于志歧回过头说:“对,逯哥,这小子就叫李风顺,就是我跟你讲的那个敢上石嘴岩的李风顺。”
“哦!”那人应了一声。
“李风顺,这位是逯贺林,你该叫叔,他和高文革他爸是一个单位的。”
逯贺林连忙说:“别叫叔,叫哥,我管李科长叫叔。”
大家认识之后,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了石嘴岩。
排队的人大多守规矩,但也有例外。
当时十多个人在排队,第二名和第三名突然打了起来。
原来是第二名招呼一位刚到的人站到自己前面插队,插队的人还没站稳,第三名见状,推了第二名一把,怒声说:“不许插队!”
第二名不甘示弱,立刻反推回去,这一下用力过猛,第三名被推倒在地。
第三名恼羞成怒,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起身就朝第二名砸去,第二名顿时血流满面。
受伤的人前往保卫科报案,保卫科让打人者检讨,并承担了医疗费,打人者给了被打者五元钱,双方这才达成和解。
这场冲突导致排队的人少了几个,李风顺在中午下班前顺利理完发。
周山他们没玩多久,就各自回家吃饭去了。
虽说打架这事不算大,却也不容忽视。
第二天,候焕东来到办公楼汇报此事。
谢云旺坐在沙发上,听完后眉头紧皱,问道:“打架的这两个人,是不是来自不同地方?”
“没错,一个是从老厂来的,一个是横向调动过来的。”候焕东回答。
“这就对了。”谢云旺接着说,“我发现职工家属总爱分山头,你是哪儿来的,他是哪儿来的,总觉得从保东来的就高人一等,这可不对。
咱们虽然是从保东来,但往前追溯,参加工作时也不是保东的人,这么区分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这两人都是保东来的,打架就没事了?不行,必须加以引导。”
领导在意的并非单纯的打架事件,而是背后的拉帮结派问题。
三线建设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倘若分成几派不同的势力,那还怎么谈团结、谋发展?
想到这儿,谢云旺打电话叫刘海福过来。
刘海福来到办公室后,谢云旺向他说明了情况,强调道:“政工部门要介入此事,跟同志们讲清楚,坚决不能搞山头主义。”
正说着,宋东方进来了,他也是为这件事而来。
宋东方说:“昨天老侯打电话跟我讲了理发时打人的事,这背后既有山头主义的问题,也反映出理发难的困境,我们得一并想办法解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