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议士人,党锢之祸。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议士人,党锢之祸。,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宦官坐大,清议士人,党锢之祸。
宦官坐大,清议士人,党锢之祸。</p>
{桓帝的政变看起来过于轻松了,梁冀身为大权臣,在洛阳就没有武装?}</p>
{理论上,京师的所有武装都是皇帝的,调动必须要有诏书,符节,这需要尚书机关的配合。}</p>
{虽然禁军各主要将领都是梁氏的人,但还有中下层军官,你让他们去进攻皇宫,真要看他们和梁氏的“爱”到底有多深了。}</p>
{而且事起突然,就算这些梁氏将领本人,都不一定敢正面对抗皇帝一方的武装。}</p>
{这时候就要说一句,宦官真的好用,用了宦官的都说好(狗头)}</p>
{梁冀有武装,但无大义,政治权威不够,毕竟是依靠皇帝获取权力的外戚,自身跟皇帝没法比,那个时候的皇帝名头还是有点威望的。}</p>
{司马昭:你说得对!}</p>
……</p>
东晋·明帝时期</p>
建康宫,</p>
司马绍看着那一句反讽,羞得脸红。</p>
司马昭弑帝,</p>
将皇帝最后的神圣性都拉下来了。</p>
得国不正啊……</p>
……</p>
后晋时期,</p>
华贵的庭院内,</p>
安重荣看着天幕嗤笑一声。</p>
“呵,皇帝威严?真是笑话。”</p>
“天子,就是兵强马壮者为之!”</p>
……</p>
【汉桓帝是不是个明主这很难说。】</p>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绝对不是后世的某些个怂包皇帝,相反,他很有尚武精神。】</p>
【就这点来说,算是一半的雄主】</p>
……</p>
天幕上,大汉的地图出现在天野之上。</p>
红色的大汉相比汉和帝时期小了一半。</p>
而大汉内部也四处狼烟。</p>
……</p>
【公元159年,烧当羌等八个种族进犯陇西右地,汉桓帝任命中郎将段颎代为护羌校尉讨击羌人,大破之。】</p>
【同年,由于羌乱的战火波及到三辅之地,汉桓帝为了减轻国库的支出,下诏减发公卿以下官员的俸禄。】</p>
【借贷王、侯的一半租税,同时下令以不同价钱卖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缇骑营士和五大夫等官爵。】</p>
【公元161年,零吾与先零羌及上郡沉氐﹑牢姐诸种联合进犯并州﹑凉州及三辅。】</p>
【汉桓帝任命胡闳代为校尉。胡闳无威,寇患转盛。又命中郎将皇甫规出击,最终将其攻破。】</p>
【公元162年,沉氐诸夷再度进犯张掖、酒泉,皇甫规对其进行招降,于是沉氐诸夷全部投降。】</p>
【卖官都要打蛮夷,有点汉武帝那必须干死匈奴的味儿了。】</p>
……</p>
大汉·武帝时期</p>
刘彻看着天幕里的信息,目光阴沉。</p>
做为“什么都不想干,就要干匈奴”的代表人物。</p>
他太明白汉桓帝现在面临的是什么场景了。</p>
顺帝之时还能赏赐天下人钱粮,现在却只能以削减官员俸禄和卖官鬻爵才能筹备军费。</p>
这说明东汉的财政已经入不敷出了。</p>
这还是有三十亿梁氏“资助”的情况下!</p>
刘彻倒了一爵葡萄酒。</p>
财政入不敷出,是税赋收不上来。</p>
而至于为什么耕田达到七百多万顷,人口达到五千多万税赋还收不上来,原因很明显了。</p>
经历安帝那一阵的天灾人祸后。</p>
土地已经被皇权之外的人给控制住了。</p>
刘彻头一仰,将酒饮尽。</p>
最根本的东西已经丢了,还在朝堂里搞什么外戚、宦官。</p>
大势已去了……</p>
……</p>
【而此时,朝堂上宦官当政严重到什么程度呢?】</p>
【后汉书:“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p>
【宦官五侯及其亲属的做法专横与势力之大,不仅让朝中官员厌恶,就连汉桓帝也开始担忧,于是他开始着手收拾五侯。】</p>
……</p>
炎汉·顺帝时期</p>
刘保看着天幕叹了口气。</p>
当看到“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这一小段话时。</p>
他突然意识到宦官坐大的一部分问题出现在哪里了。</p>
那就是他下的那道诏令。</p>
“宦官养子悉听得为后,袭封爵,定著乎令。”</p>
宦官可以封爵,但因为宦官无后所以爵位不可能世袭,只能及身而终,那所谓的财富和势力也就无从积累。</p>
但他的这纸诏令直接让宦官可以养子了,既然可以收养孩子,那宦官们又为什么不能收养一个男孩呢?</p>
收养个男孩,不仅可以继承爵位,还不必被限制在宫中。</p>
而宦官的养子既然养在在宫外,那原本被限制在宫中的宦官势力,自然也就能扩张到宫外了。</p>
既然能扩张到宫外,他们自然可以不用再依附皇帝而获得权力了,而是可以直接培养的自己“势力”。</p>
“这一切都是朕的错啊!”</p>
刘保叹口气,随后又打起精神!</p>
“但现在!一切还来得及!”</p>
……</p>
【公元165年,司隶校尉韩縯上奏左倌罪恶,言其兄太仆南乡侯左称“请托州郡,聚敛为奸,宾客放纵,侵犯吏民”。】</p>
【桓帝立刻准奏,左氏兄弟被迫自杀。】</p>
【韩縯又奏具暖之兄具恭贪污,桓帝也下令征诣廷尉】</p>
【具暖上还东武侯印绶,向桓帝谢罪。桓帝下诏贬他为都乡侯,后来死在家中。】</p>
【随后,桓帝又下诏单超、徐璜和唐衡的袭封者,全部降为乡侯。】</p>
【其子弟分封者,一律免爵。五侯专权彻底终结,史称“一除内璧”】</p>
【而因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中常侍侯览便主动上交五千匹缣,从而得到汉桓帝的信任与重用。】</p>
【得到重用后,候览贪侈放纵,前后强夺民田一百一十八顷,住宅三百一十八所,并模仿皇宫楼阁、池塘、苑园等大规模住宅十六座。】</p>
【并且将自己的子弟与朋党都安排到朝堂和地方上,像他这么做的还有其他宦官。】</p>
【另一方面,一部分不满“卖官鬻爵”“宦官干政”的朝臣,联合太学生及士人发起了“清议”,点评人物,只论私德。对宦官展开舆论上的攻击。】</p>
……</p>
大汉·宣帝时期</p>
刘病已看着天幕,脑子里思考着。</p>
他发现一个问题。</p>
那就是自邓太后临朝称制之后。</p>
太后、外戚、朝臣、宦官、皇帝,他们的位置与权力都变得非常奇妙。</p>
刘病已沉思着,有一点他很明白。</p>
那就是东汉经过发展,皇帝的权力一定是更加集中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