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你不亡都没天理啊。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3章 你不亡都没天理啊。,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不亡都没天理啊。
你不亡都没天理啊。</p>
天幕上,</p>
一名赤着上身的民夫正挥动手里的锄头,锄开地面。</p>
画面抬高拉远。</p>
放眼望去,蔓延到天际的无数民役开阔出一条宽广无比,绵延不绝的壕沟。</p>
画面俯视大地,</p>
镜头顺着这一条蜿蜒的壕沟不停推进着。</p>
侧上方则展示着壕沟的长度。</p>
十公里。</p>
一百公里。</p>
三百公里!</p>
五百公里!</p>
九百公里!</p>
画面极速拉高!</p>
一条从龙门开始,到长平、汲郡、临清关,越过黄河至浚仪、襄城,到达上洛的九百公里长堑浮现疆域上。</p>
这条横跨关洛之地北部、东部、南部的堑道,拱卫着长安与洛阳。</p>
……</p>
【公元604年十一月初四,下诏征调发山西、河南三十万民夫,修建一条大型长堑。】</p>
……</p>
大汉·武帝时期</p>
刘彻看着天上的那条壕沟,敲着案几思索着。</p>
突厥,齐鲁,江南。</p>
一条壕沟防备三处地方,确实是有几分谋定后动之意。</p>
不过……九百公里……</p>
这未免有点急躁了吧?</p>
……</p>
【公元605年三月十七,东都洛阳城正式开工。】</p>
……</p>
洛阳,</p>
一座周长六十七里的巍峨殿群拔地而起。</p>
中心的大殿高二十丈。</p>
十三开间二十九架!</p>
雄伟壮丽,高大巍峨。</p>
而西边一处倍大于殿群的园林更是极尽奢侈。</p>
一座方圆十余里的人工湖。</p>
湖上有三座相隔百丈,高十余丈的假山。</p>
山上建有一座座道观。</p>
湖上栈道湖亭相连,错落有致。</p>
园林的北面有一条蜿蜒盘亘的水龙,依据地势高低,曲折跌宕,流进人工湖。</p>
水渠经过之处,有十六座宫院。</p>
堂殿楼观,极尽华丽。</p>
渠上有形态各异的飞桥。</p>
渠边有杨柳依依,修竹摇曳。</p>
……</p>
画面一转,</p>
巍峨壮丽的宫城外。</p>
数十万赤着上身的民夫正拉着石料木块,一步一步的向富丽堂皇的宫殿走去。</p>
偶尔有人累的昏倒在地。</p>
一旁的监督官吏们就扬起长鞭狠狠抽打。</p>
有的被抽醒,则咬牙继续。</p>
有的抽不醒,就扔到一边。</p>
……</p>
【洛阳东都,每月都从各地征调两百万民役。】</p>
【其中土工八十多万,筑宫城七十多万,建宫殿墙院的十多万多万。】</p>
【木工、瓦工、金工、石工各十多万。】</p>
【为了修建宏伟壮丽的显仁宫等宫殿,从大江以南、王岭以北采伐大量珍贵木料,千里迢迢,日夜赶运洛阳。】</p>
【运送木石料,又费工数十万。】</p>
【并且于东都城西,又仿汉武帝上林苑,建四百平方千米的皇家园林,史称西苑。】</p>
【四五十万的民夫被活活累死在城墙脚下、宫殿旁边和运输路上。】</p>
【从首都洛阳东到成皋,北至河阳的路上,运送死尸的车辆络绎不绝,挤满了道路。】</p>
【有的尸体来不及外运,随便挖个坑就埋了。】</p>
【就这样,东都建了十个月就完成了。】</p>
……</p>
大秦,</p>
嬴政现在只有一个想法。</p>
何其相似!</p>
以天下为易事,视民生为儿戏。</p>
……</p>
大汉,</p>
刘邦看着那些倒在路上的百姓,叹了口气。</p>
“又是一个站在高处不肯低头的人吗?”</p>
“你们就非得那么着急吗。”</p>
……</p>
大汉·文帝时期</p>
刘恒叹口气。</p>
“操之过急。”</p>
……</p>
大唐,</p>
小李治看着天幕里的一切,回头看着李世民。</p>
“阿父,这都是真的吗?”</p>
李世民无言的点点头。</p>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长安不好吗?”</p>
小李治不理解。</p>
长安城是天下的中心,关中是四塞之地。</p>
为什么非要去洛阳建什么新都呢?</p>
李世民看着他想了半天。</p>
最后咬咬牙道:</p>
“关中地区虽然富饶,但隋朝人口增长的令人咂舌啊。”</p>
“百姓们全都涌到长安城,朝廷总得想办法解决他们的温饱。”</p>
“长安是国都,肩负粮食、钱财的收储和转运。”</p>
“得把粮食运进来,还得把粮食运出去。”</p>
小李治不明所以,一旁的小兕子也看着这边竖着耳朵听着。</p>
“那就运进来啊?”</p>
听到李治的话,李世民摇头叹息。</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