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犁庭扫闾,一统西域!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1章 犁庭扫闾,一统西域!,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犁庭扫闾,一统西域!
天幕上。</p>
头戴朝冠,身穿帝服的乾隆望着满朝文武,目含威严。</p>
“朕于准噶尔,初无利其土地人民之念。”</p>
“然,今岁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等领数万众投诚,朕以天下大君,焉有不收养求生而来者之理!”</p>
“达瓦齐,作乱之人!其收数万众,虽目前不敢妄举,而日久力足,必又蠢动。”</p>
“今事机已值,不烦大举,以国家之余饷,两路并进,不过以新降之力,少益以内地之兵,即可成积年未成之功!”</p>
……</p>
曹魏。</p>
曹操看这段话就想起大耳贼那家伙。</p>
还什么本次出兵并非想占人家的地盘,而是因为达瓦齐弑君作乱,出兵的目的是拯救准噶尔民众,使投诚之人回归故乡。</p>
真是说的比唱的都好听。</p>
那什么噶尔丹策零的次子死的时候,也不见你师出有名。</p>
“这一点不如大耳贼直白。”</p>
曹魏慢悠悠的抿了一口酒。</p>
他不喜欢乾隆。</p>
因为他一眼就看出这人的本质跟他类似。</p>
面厚心黑。</p>
……</p>
乾隆十九年(1754)十二月初四。</p>
乾隆宣布本次出兵的人事安排,依旧是兵分两路。</p>
……</p>
天幕上</p>
狂暴的西北风卷起万丈旋风,挟着沙土肆无忌惮地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互相追逐嬉戏。</p>
黄土道上,盘旋呼啸的黄雾里,绣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p>
穿着铠甲戴着头盔,一众骑兵策马骑行。</p>
马蹄声在坚硬如铁的冻土上发出千篇一律的叮叮声。</p>
……</p>
命两广总督班总……那就废了……}</p>
……</p>
大唐·高祖时期</p>
李渊忍了又忍,实在忍不住了!</p>
“你们这么看着我作甚?!”</p>
李建成与李世民若无其事的避开头。</p>
“其实不杀主要是为了彰显自己有容人之量。”</p>
“大兄说的对啊!而且还能安准噶尔众降将之心,且后续若有反叛,还能师出有名。”</p>
“二弟说的对啊,这乾隆是个聪明人。”</p>
“是哩。”</p>
李渊额头青筋暴露!</p>
彼其娘之!</p>
……</p>
大唐。</p>
李世民捻须叹声道:</p>
“快两千年了吧?”</p>
“有胆识!”</p>
长孙皇后打眼一瞧就明白了,这是又起了爱才之心。</p>
“二郎麾下这等猛将也是不计其数的。”</p>
李世民挺胸抬头,朗声道:</p>
“天下英才,多多益善!”</p>
……</p>
从西汉张骞,到东汉班超、班勇,再到唐朝名将苏定方、高仙芝,无不为经营西域费尽心血。</p>
然而,强盛如汉唐,西域仍然避免不了降而复叛、叛服不定。</p>
甚至在宋元明三朝的数百年间,中原失去了对西域的有效治理。</p>
而自乾隆派遣大军进入伊犁河流域。随后数年间,整个西域渐次重归。</p>
今日中国的西北版图就此奠定。</p>
乾隆对伊犁流域的吞并,标志着中国在历经了一千八百年之后,实现了班超之时就制定的目标。</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