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9章 节俭救不了大清,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道理有道理。”</p>

“节俭吗,大父也是这么做的。”</p>

刘启点点头。</p>

“既然有道理,我们也得以身作则。”</p>

小刘彻猛的睁开眼!</p>

不对劲!</p>

“那你的伙食也该降降了。”</p>

小刘彻抬起头,难以置信的看着刘启。</p>

说的是人话吗?</p>

我就爱吃点猪蹄?!</p>

猪肉都是你和阿母吃了!</p>

“以后从三个猪蹄降为两个。”</p>

刘启竖起两个手指,笑眯眯道:</p>

“但若是能在三个时辰内垅好半亩地,就再给你一个猪蹄。”</p>

小刘彻无力的躺回去。</p>

玩什么朝三暮四啊……</p>

“好……”</p>

烦死了!</p>

刘启摸着胡须笑个不停。</p>

还是逗孩子好玩。</p>

不过……</p>

刘启看向天幕,思索着一件事。</p>

节俭……真的有用吗?</p>

……</p>

二、各省停止进贡。</p>

在嘉庆时期皇帝就下令停止进贡之风,后来臣下改变政策,认为进贡珠宝是奢侈,那么进贡一些土特产总是合情合理的吧。</p>

现在道光说,连土特产也不必进贡了,他甚至抱怨说,这些土特产本来就不值几个钱,但被大臣们夸得天花乱坠。</p>

不管怎么说,都是老百姓的东西,不收礼就能为老百姓节省点儿。</p>

而且,这些土特产从地方运到北京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p>

……</p>

后唐·明宗时期</p>

“成由勤俭破由奢。”</p>

李嗣源觉得李商隐的这句诗说透祖宗创业之理。</p>

“能做到这一步,就超越六七层皇帝了。”</p>

他看向一边读书的郭威与小赵匡胤。</p>

“但可惜时事不对。”</p>

“这些锦上添花之举,与大势无用了。”</p>

……</p>

后周·世宗时期</p>

郭荣看着这点,想起了他爹。</p>

“祖先创业暴霜露、斩荆棘,才有尺寸之地啊。”</p>

“还是有明君之相的。”</p>

“但此时急需变法之要,这些确成细枝末节了。”</p>

他翻着手里的《论语》等书,心中恍然明悟,</p>

此等文章,实为治世之理。</p>

安天下、治太平,可用此书。</p>

求变化、治乱世,于此无用。</p>

……</p>

三、以后不增建宫殿楼阁。</p>

道光说:皇宫已经相当豪华了,不需要再增加一块砖、一片瓦,以后谁要是提出大兴土木,谁就是大清的罪人,应该重罚。</p>

依此节俭理念,开启了“节俭新政”。</p>

……</p>

天幕上。</p>

穿着补丁衣物,道光坐在龙椅上。</p>

而底下一名名脑满肠肥的大臣们,也穿着带着补丁的官服。</p>

……</p>

而对于这个政策,各级官员纷纷表示皇帝圣明,我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意见。</p>

道光皇帝以身作则,对自己严格要求。</p>

他把每年四十万两银子的宫廷开支降了一半,改为每年二十万两。</p>

皇帝的日常用度一律从简,笔墨纸砚全是普通品,而非特制。</p>

不仅如此,他还规定,除了太后、皇帝、皇后外,妃嫔及宫廷工作人员,非节庆日不得吃肉。</p>

妃嫔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可穿光鲜的衣服。</p>

皇后过生日的招待会也极为简单,每人一碗打卤面完事。</p>

……</p>

{道光其实很重视皇后,以前道光规定自己的生日和皇后的生日是不举行庆典的。}</p>

{后来破格为皇后的生日举行庆典,皇后生日这天,文武百官送礼祝寿。}</p>

{虽然是一人一碗打卤面。事后,大臣们心里反而对道光很感激,因为他们听说为了举办这次宴会,道光破天荒让御膳房宰了两头猪。}</p>

{皇后更高兴,她发现皇上是如此爱自己,平常一分钱都要节省的道光居然为了给自己祝寿宰了两头肥猪。}</p>

{哈哈哈哈哈哈哈!笑不活了!}</p>

{你说他真爱吧……总觉得哪里搞笑,你说他不真爱,他确实大出血了。}</p>

……</p>

工作日里,皇帝每餐只点四个菜,朝廷官员的工作餐也不得多于四个菜。</p>

外地官员进京述职时,对勤勉能干的官员,皇帝会以赐宴表彰。</p>

但在道光朝,皇帝赐宴仅是政治荣誉,官员得到赐宴要自己付饭钱。</p>

道光皇帝以身作则奉行节俭,各级官员则效仿皇帝,大兴节俭之风。</p>

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皇帝的衣服旧了照样穿,大臣们也都换上了旧衣服。</p>

皇帝的裤子破了个洞会打了补丁继续穿,朝臣也为自己的衣服打上补丁。</p>

道光年间的朝会很像是丐帮大会,一眼望去,从龙椅上坐的到地上跪的,全都衣衫破旧,个个像叫花子。</p>

……</p>

{把道光的节俭政治推向高潮的其实是曹振镛。}</p>

{曹振镛的性格跟道光非常像,也是个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人。}</p>

{他家里有一个破驴车,他的厨子除了炒菜还负责替他赶车,他每天都会亲自去菜市场跟小贩讨价还价。}</p>

{因为深知很多小贩缺斤少两,所以自带了一杆秤。}这样的人能帮助皇帝治理好国家吗?皇帝也是一样,节俭只能修身,而不能将其变成一种琐碎的嗜好。</p>

{而道光经常召曹振镛进宫长谈,他们每天讨论最多就是节俭之事。}</p>

{有一天,曹振镛进宫,道光发现他膝盖上有两个补丁,便问他打这两个补丁花了多少钱。}</p>

{曹振镛回答说,花了五钱银子。}</p>

{道光一听,跺脚说:“怎么我打一个补丁就花了五两银子呢?”}</p>

{曹振镛说:“皇上衣服的补丁自然做工考究,肯定要比臣的贵啊!”}</p>

{道光从此命令后妃们学习女红,硬生生把这笔开支节省下来。}</p>

……</p>

大汉·文帝时期</p>

刘恒眉头紧锁。</p>

刘启看得直乐,他指着天幕,刚想说什么,就看到刘恒变脸。</p>

他瞬间收拢笑容,小声问道:</p>

“阿父,有哪里不对吗?”</p>

刘恒舒展开眉头,叹气道:</p>

“道光奉行的是儒家的圣王之道。”</p>

“这是难能可贵的。”</p>

“但朕观之,他的节俭多少有一些偏执。”</p>

“节俭只能修身,而不能将其变成一种琐碎的嗜好。”</p>

刘恒看了一眼刘恒,轻声道:</p>

“皇帝与大臣经常长谈,商讨的却不是国家大事。”</p>

“不知轻重缓急。”</p>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p>

“大臣们为了官禄亨通,你说会不会对道光极尽逢迎之能事?”</p>

……</p>

就在道光满怀成就感地看着满朝文武全身补丁之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北京城的旧衣服店里,破旧衣服的价格在不断上涨,。</p>

起初,旧衣服的价格比新衣服低很多。</p>

但随着需求的旺盛,旧衣服的价格很快与新衣服持平。</p>

有的官员把新衣服拿到旧衣铺子里换取旧衣服来穿。</p>

后来,旧衣服的价格飞速增长,竟然高于两件新衣服的价格。</p>

而有些官员就在新衣服上打上补丁,在袖子上抹上油腻的物质,以显示与朝廷一致保持节俭。</p>

皇帝在朝堂上的节俭行为和大臣的刻意模仿并没有改变整个官僚机制的运作模式。</p>

清朝官场的“封口费”就是道光年间流行的,当时叫作卖奏费。</p>

因为如果有官员渎职、犯法、贪污、有作风问题,负责纪检和监察的官吏就会整理材料,准备上奏。</p>

这时,该官员就会准备一笔钱,让其保持沉默。</p>

道光皇帝奉行的节俭美德,最终成了皇帝与大臣们默契配合上演的一出闹剧。</p>

而在这个过程中,唯有皇帝一人入戏了,其他的大臣则不过是陪演和看客。</p>

道光很好的说明了帝制儒家学问的局限性。</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剑走偏锋的大明

郁雨竹

污浊妄构

iPISRZ

重生笑傲觉醒系统,我在诸天乱

骑毛驴的达芬奇

武侠之仙魔乱起

梦叶

篮球大联盟

一毛二分钱